研究人员
 
贺平

贺平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兼职研究员

E-mail:    heping@fudan.edu.cn
专业方向: 国际政治经济学
研究兴趣: 贸易政治学、中美日经济关系、东亚区域合作

教育经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博士

著作
专著:
贺平:《国际日本研究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贺平:《区域公共产品与日本的东亚功能性合作:冷战后的实践与启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贺平:《贸易与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贺平:《贸易政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合著:
樊勇明、贺平、黄河:《贸易摩擦与大国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译著:
贺平、魏灵学译:《极简日本武士史》,迈克尔·维尔特著,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年。
贺平、魏灵学译:《日本史》,布雷特·L·沃克著,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
贺平译:《高速增长》,武田晴人著,香港中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
贺平、凌云志、邓峥晖译:《改革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中的发展中成员》,法扎尔·伊斯梅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主编:
贺平、王蕾主编:《金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发展动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江天骄、贺平主编:《2020年金砖国家合作的变局与新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胡令远、高兰、贺平主编:《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贺平、沈逸主编:《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下的金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贺平主编:《全球贸易摩擦:贸易政治学的新挑战》,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二十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黄河、贺平主编:《“一带一路”与区域性公共产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贺平、沈逸主编:《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与产业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近期主要学术论文
《日本学者的政治学研究:国际化进程与反思》,《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6期。
《“弱化的三难困境”与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稳定》,《日本学刊》,2022年第3期。
《美国的日本研究:世代更替与学术流变》,《日本学刊》,2021年第6期。
《“本土书写者”的困境与呐喊——评〈学术世界体系与本土人类学:近现代日本经验〉》,《日本文论》,2021年第1辑。
《日本在非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特征与启示》,《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第23辑,2021年。
《新冠肺炎疫情后日英EPA的进展与影响》,张季风主编、李清如、叶琳副主编:《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1):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日本农政改革的破局之路》,《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1年2月。
《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日本学刊》,2020年第5期。
《国外日本研究的中文译介——基于样本数据的分析(1993-2016)》,《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3期。
《共同体视角下的功能主义再研究:学理脉络与思想启示》,张建新、肖佳灵主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复旦国际关系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
《国际日本研究的中文译介述略——第三方镜鉴的意义》,《日本学刊》,2020年第2期。
《70年中国经济外交的整体演变、战略意图和影响因素》,《世界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
“New Developments in Japan’s Free Trade Strateg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Number 74, January/February 2019.
《国家身份视角下日本的自由贸易战略变迁》,《日本学刊》,2019年第1期。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的新动向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6期。
《发展援助型智库的自主性困境——以日本JICA研究所为例》,《复旦政治学评论》,2018年。
《区域合作理念中的公共产品与功能性合作——以日本“东亚共同体”论为例》,黄河、贺平主编:《“一带一路”与区域性公共产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关于日欧EPA的深度分析:内容、诉求及影响》,《日本学刊》,2018年第5期。
《身份悖论与印度自由贸易战略的困境》,《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1期。
《亚太经济治理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应对》,石源华主编:《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7-2018)》,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9月。
《日本对RCEP的政策取向》,张季风主编:《日本经济蓝皮书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
《TPP向何处去:美国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嬗变》,《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6期。
《中日经济外交的区域权执相争:分径与合流》,《日本学刊》,2017年第2期。
《“后TPP时代”的亚太区域一体化:中国的角色与取向》,《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7年。
《亚太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担当”》,《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6-2017)》,2017年。
《探析全球治理中的“意愿联盟”》,《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6年。
《日本“国际健康外交”辨析》,《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6年。
"Functional Cooperation and Japan's Cultural Diplomacy: A Cas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of Angkor," in Wu Xinbo ed., East Asian Stud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6.
《议题塑造与偏好嵌入:区域型智库建设与大国的权势竞争———以ADBI、ERIA、IDE-JETRO为例》,《外交评论》,2016年第5期。
"India's Policy Orientation on RCEP: Problems and Way out,"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September/October 2016.
《印度对RCEP的政策取向:症结与出路》,《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Three Relationships for RCEP Members to Ponder," East Asia Forum Quarterly, Vol.8, No.3, 2016.
《TPP背景下的韩国FTA战略走向》,《韩国研究论丛》,2016年第1期。
《东亚的粮食安全与大米储备——日本的实践与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4期。
《TPP与RCEP背景下的中国FTA战略》,《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6年。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日本的实践与启示》,《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5年。
《日本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历史、现状与未来》,《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5年。  
"Could Sino-Japanese Competition Benefit Asia?" East Asia Forum Quarterly, Vol.7, No.3, July-September 2015.
《作为区域公共产品的善治经验——以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为例》,《日本问题研究》,2015年第4期。
《从“合作”到“事业”:日本在东南亚的水务战略》,《现代日本经济》,2015年第5期。
"A New Round of Transregionalism: Impact on the G20," in Catrina Schläger and Chen Dongxiao eds., China and the G20,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5.
《新一轮跨区域主义及其对二十国集团的启示》,陈东晓、史丽娜主编:《中国与二十国集团:新兴市场国家与全球经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跨区域主义:基于意愿联盟的规制融合》,《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4年。
"The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in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Journal of WTO and China, Vol.4, No.2, 2014.
《区域功能性合作与日本的文化外交——以吴哥古迹保护修复为中心》,《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3期。
《日本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政策讨论与核心主张》,《国际展望》,2014年第4期。
《新型跨区域主义的重要一环:日本—欧盟EPA/FTA初探》,《日本学刊》,2014年第2期。
《贸易政治学的个体主义视角》,《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2期。
"RCEP and China's Asia-Pacific FTA Strategy,"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40, No. 3, May/June 2013.
「日米貿易交渉およびその有効性への評価——中国に対する参考意義について」、中逵啓示編『なぜリージョナリズムなのか』、ナカニシヤ出版、2013年。
《RCEP与中国的亚太FTA战略》,《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
《从CEPEA到RCEP: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转向》,《日本学刊》,2013年第2期。
“Regional Public Goods and Funct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Meijo Asia Research Center, Meijo University, Kyung Hee Institute of Human Society, Kyung Hee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versity, eds., Regional Dynamics in East Asia: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HANDA, 2012.
《地区主义还是多边主义:贸易自由化的路径之争》,《当代亚太》,2012年第6期。
《区域性公共产品、功能性合作与日本的东亚外交》,《外交评论》,2012年第6期。
《日本参加TPP谈判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论争》,《日本学刊》,2012年第4期。
《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的功能性合作——日本的实践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期。
《贸易摩擦争端解决中的“国退民进”:以丰田公司为例》,《现代日本经济》,2012年第1期。
《日美贸易摩擦中的外压与政策协调》,《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
「日米貿易摩擦と中国への示唆-外圧の視点から-」、『BROs』、2010年第10号。
《日美贸易摩擦中三大谈判机制的对比研究》,《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
《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以立法调整和利益分配为中心》,《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
《多边贸易体制下日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评析——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当代亚太》,2009年第5期。
《美日FTA/EPA:进程、焦点、前景》,《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5期。
《规制缓和中的双层博弈:以日本<大店法>为例》,《日本学刊》,2009年第2期。
《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国内改革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1期。
《从雁行发展模式到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日本的东亚合作构想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国际公共产品与地区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尼克松政府初期美国放宽对华经济管制的政策评析》,《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日美贸易摩擦中的美国“对日修正主义”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建设者》,《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中国与WTO:从适应到建设》,《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经贸摩擦与大国崛起——日美经济战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学刊》,2006年第3期。





[关闭]
 
2005-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