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学院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二十大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16

2022年10日17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分党委书记刘季平主持会议。国务学院党委委员、教职工支部书记等参与此次学习,交流了学习报告的体会和心得。



刘季平   分党委书记    

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单列大点,紧跟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现代化国家”之后,作为整个报告的第五大点。回顾近二十年的党代会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单列大点的,并放在如此优先位置的,这是第一次。足以体现党中央对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视。教育、科技、人才,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对于我们未来学科建设和开发是有所启迪的。基础性研究固然重要,但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如何在弯道超车中探索新领域、新发展,我认为党中央在二十大当中的布局是有深意的。另外,在科技方面,报告中也强调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一个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 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尤其是其中提到的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也体现了我们大学在这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些提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立德树人根本问题的思考,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解,为后面我们自己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制定规划,做出非常重要的指引。



苏长和,分党委副书记,国务学院院长      

新时代就要有新征程、新发展、新天地。细细领悟二十大报告,可以发现很多落在了举措方面,共计9个方面,概括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次,我们要将报告内容和我们一流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政治学自主知识构建结合起来。报告中有非常多的创新政治理论成果,对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政治、外交的理论和咨政研究提出很多要求。像讲到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还与我们国家安全交叉学科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密切相关。中国外交这里,要重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双倡”。总书记还提到“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包括涉外领域的立法”,上面讲的涉外法律体系,对目前在做中国对外关系的法律体系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督促。



吴心伯,分党委委员,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二十大报告对国际形势的表述与之前的报告相比有比较大的变化。这次并没有简单地讲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而是一方面讲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联合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整个国际形势的判断,并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开展整体工作的布局。此外,报告中还强调了中国要通过自己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首次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结合起来,在利益和价值层面都站得住脚跟。对台问题上,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统一”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十九大报告。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这次在报告中也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作出回应。


敬乂嘉,分党委委员,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      

这次的报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虽然国家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要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从报告的主题词来看,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当然发展是一个全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确立的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但也要不断进行创新。报告特别提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总结起来讲,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文明建设在当下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当下发展之后的一种理想状态。这个涉及到对文明的理解,比如国际政治研究中的文明冲突问题。报告提出的文明新形态,它丰富了现代文明的格局,并会跟其他文明形成和谐共处,或者有一定竞争的态势。两者可以相互优化相互促进,而不是说作为一种冲突性的东西纳入进去,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现在全球文明的这种结构跟我们要创造的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今后如何进行共生共存。


孙国东,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实正好对应着五位一体的布局。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把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建构成一个从理念到制度到实践一套连贯的文明体系,这套文明体系相对于西方的自由主义文明体系,至少对于现代性来讲,是同样有前途的,甚至比它更优越。


扶松茂,分党委委员,副院长      

我们党这次的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建设这一方面,我们仍然坚持了我们本身应该坚持的一些东西, 重申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强调了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行政改革方面继续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这里面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法治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体系或者责任追究机制,否则所谓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就都落空了。此外,报告里尤其强调了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主体,里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张骥,副院长      

二十大报告是对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结和升华。作为理论工作者,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探索。二十大报告关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外交工作的部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一是要深化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研究;二是要深化对外交能力和体系的研究;三是要深化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建设方面的研究。二十大报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阐述再概括、理论表达更贴近人民,我们在推进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理论概括的问题,重视哲学化和大众化,真正产生出在世界上具有吸引力和引领力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



朱峰,分党委副书记      

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未来的工作给出了行动指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结尾也再次强调青年工作,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让我再次体会到作为思政工作者、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我们要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作为学生思政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周旺,分党委委员      

十九大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大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我们中国的文明发展和历史定位形成了完整的理论认识。我这里提一下二十大报告结尾处关于青年发展的部分。中央一直非常关心青年发展,视之为中国国家发展的动力和希望所在。我们过去一些社会政策,背后的关怀就是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报告中提到,未来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可以说将青年发展问题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从政治学者的角度,我觉得未来可以全面展开青年群体的研究,了解青年,提高政策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青年发展提供更好的舞台。


祁怀高,分党委委员、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自主建设现代化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作为一名国际问题研究者,我会把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找到共通点,互学互鉴,从而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一起共同实现现代化。


   
刘季平书记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是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院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不仅是要组织好学习,还要做好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尽快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  
苏长和院长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谋划布局我院“十四五”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紧紧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内涵新特征,把二十大精神真正内化到教学科研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