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2025年英文项目国际学生中秋文化交流会

发布者:刘可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10


2025年9月26日,我院举办了2025年英文项目国际学生中秋文化交流会。副院长张平、英文授课项目主任余博闻、李海默、李珺、彭泽宇、袁千里以及国际办公室老师们,近40名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交流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中秋节传统民俗和文化展开,副院长张平首先向留学生同学们阐述了中秋节的寓意——家庭团圆,对于国际学子们来说,中秋节不仅是一次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节点,也能够以此契机将复旦大学、以国务学院作为“第二故乡”,将同学们作为新的家人。



英文授课项目主任老师们也为留学生同学们送上了暖心的话语和祝福。余博闻老师鼓励同学们文化不仅存在于书本中,更流淌在生活的细节里希望大家能用心品味中秋的月色、月饼的香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中国的文化氛围成为记忆中鲜活的画卷。李珺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节假日多将目光投向校园之外,感受上海、感受中国。袁千里老师表示,无论遇到学术的困惑还是生活的难题,记得身边还有老师和同学——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携手共进,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彭泽宇老师温馨提醒大家中秋月圆时,别忘了给远方的家人打个电话。李海默老师则以中秋“团圆安康”的寓意寄语同学们,愿大家将佳节的温暖期许藏于心间,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关怀、共赴成长。



国际办公室助管沈凌璇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中秋节的神话渊源,以及赏月、燃灯、团聚等中秋传统习俗,并对月饼的名字来历、制作方法以及文化寓意进行了讲解,为大家送上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随后,在分别印有“国”、“务”字样的两种传统口味——鲜肉和豆沙的月饼味蕾体验中,国际学子品味着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交谈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复旦人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留学生同学们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和悠久历史的赞美溢于言表。



今年的中秋文化交流会不限于民俗和文化的介绍以及月饼的分享,还让留学生们动起手来、切身参与到活动当中,制作以玉兔为主题的节庆灯笼。在这个环节,老师们与学生一起动手,一边协助学生组装灯笼框架,一边分享中秋的团圆安康寓意。一盏盏灯笼不仅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祝福,也蕴含着对我们学院师生的关怀。希望同学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今天共制灯笼的温馨。



随着一盏盏“兔子灯”成型、点亮,学子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活动也在语笑喧阗中告一段落。



本次国务学院中秋节国际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让我院英文项目的国际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魅力与文化底蕴,更以节庆为纽带搭建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亲手体验、深度交流中,既深化了彼此情谊,更对中国文化根基与价值内涵形成具象认知,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了文化理解基石。




供稿 | 国际办公室 李嘉年 沈凌璇 张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