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国箴务实论坛——十八大理论系列讲座”第二讲成功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4-25 浏览次数:0

2013年4月12日13:30,由国务学院党委组织的“‘国箴务实’论坛——十八大理论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文科楼615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老师主持,学院副院长苏长和教授作了题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概念中国逻辑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战略”的主题报告,近50名党内外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苏长和教授认为,三个自信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视。他首先从中国有没有“西学”的问题谈起。西方“中国学”的重要特点是用自己的价值和概念来研究中国,而中国关于西方的研究大致呈现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我们对西方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介绍层面;第四,我们在用别人提供的概念和框架研究西方,不自觉地成为了别人学问的分支;第三,我们经常不自觉地用别人提供的概念和价值来研究自己,很容易把自己肢解掉。第四,鲜有用自己的价值和概念研究西方的。这种学术生态客观上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间出现张力。因此,三个自信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接着,苏长和教授讲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固然有其学术逻辑和规律,但也有其政治逻辑,学术研究要完全做到“价值中立”是很难的,对文明和制度自洽的国家来说,成体系的逻辑自洽的社会科学最终对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巩固具有关键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要辩证地处理“一”、“多”和“统”的关系。学术的规律是“多”,政治的规律是“统”,多中有一,一中有多,多不取代一,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学术和政治关系大致如此。当我们完全用别人的概念和价值研究自己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往往会被逐步蚕食掉,目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离。苏长和列举了八个方面的现象来说明此对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产生的影响。

在第三部分中,苏教授探索了如何形成道路制度自信的理论体系框架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的研究者首先应当学会消化西方概念,明白这些概念所附属的西方政治文化的背景,不要简单把这些概念套用到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来。其次,要会用中国概念讲外国故事,这样才能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体系的基础型概念。比如是否可以用中国人“天下为公”的概念做基础,去取代西方政治经济哲学中支配性的“天下为私”逻辑。苏长和认为,只有逐步挖掘和确立自己的“元概念”,进而发展“分支概念”,建立起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我们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才可能在“化西”中真正独立出来,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

苏长和教授认为,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建设核心是“一”和“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高度重视“一”和“统”,比如反复强调承接了马克思主义的“统”,继承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统”,以及借鉴了世界其他优秀文化的“统”。

随后,苏长和教授谈到学者实际上是个“转换器”,要能够熟知官方的、外国的、传统的和民间的四套话语体系,并学会进行转换与升华。他认为世界政治总归会回到一个“多”的时代,“多”的时代意味着西方自诩为普世的社会科学知识会自然降级为地方知识。这个过程对新兴国家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建设是个极大的机遇。对中国而言,如何在知识生产上摆脱长期的受动,转变为能动,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知,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也关乎国家在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问题。

在交流环节,陈志敏教授谈到,做研究和学术需要有更大的抱负。一是要有较高的眼光,二是要有超越他人的信心和毅力,三是要学会从自己的经验中提出好的问题,继而进行理论创新。将中国经验和外国经验结合,做这件事的时机已经开始成熟,复旦人要学会站在更高的层面引领中国的思想、学术的讨论。许多同学也踊跃发言,和在座的师长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

(整理:周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