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结合起来。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四史”学习,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生“四史”教育工作,形成“学生党总支统筹、党建核心组、分团委学生会与研究生会牵头,各党、团支部全覆盖”的教育工作布局。在学生党总支层面,坚持发挥学生党总支对各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主题学习的领导和监督作用,统筹学院政治学科资源,搭建“四史”学习平台,邀请专业教师开展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建骨干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分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层面,加大对“四史”学习内容的宣传力度,策划开展线上红色参访、“四史”宣讲等实践活动,二级团校组织召开“四史”学习主题团日活动,在学院营造浓厚的“四史”学习氛围,扩大“四史”教育辐射范围;党建核心组通过讲座培训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党建骨干和支部书记开展“四史”教育和主题学习活动。
其中,学生党建骨干培训班暨党支部书记双周沙龙是国务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建工作骨干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而搭建的培训和学习平台,自2019年4月至今已举办三期(共计18次)双周沙龙活动,并于今年5月先后邀请校内专业教师宋道雷副教授、左才副教授与博士生讲师团李斌、陆婷讲师在双周沙龙平台开展了四次线上“四史”学习活动,分别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主题讲座,并于讲座后开展专题研讨,深化学习成效。
4月24日,学生党总支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道雷老师作“中国国家治理——传统演化与现实挑战”的主题讲座。宋道雷老师强调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基于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背景下进行阐释,此外,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5月8日,邀请到了国务学院副教授左才老师作“精准扶贫中的制度建设”的主题讲座。左才老师指出:中国能够顺利脱贫的关键是发挥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是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地方因地制宜的差异化落地;二是强大的动员能力;三是党的干群联结传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群众路线。5月22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团长李斌,结合其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改革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逻辑”为主题做了精彩分享。李斌提炼了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独特性规律:一是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可以取得增长绩效;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可兼容;三是政府市场关系应关注政府和市场的内部结构特征。6月5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陆婷作“从百年党史和七十年新中国史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主题讲座。陆婷从党史和新中国史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还以疫情期间青年党员勇担重任为例,号召与会党建骨干和支部书记将建设祖国的重任挑在肩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自身优势,抓住干事创业的机会,书写人生新的华章。
四次主题讲座结束后,与会党建骨干和支部书记针对讲座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增进了对“四史”的理解。通过学习“四史”,与会党建骨干和支部书记均表示更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在未来,国务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工作,要不断拓展“四史”学习渠道,不断丰富“四史”教育形式,不断扩大“四史”教育辐射范围,建立常态化的“四史”学习机制,完善“四史”学习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推动“四史”学习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