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复旦大学国政系成立50周年暨第七届士派院友返校日活动上的发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3-19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2014-11-17

(2014年11月15日)

陈志敏

尊敬的程天权书记,

尊敬的国政系和国务学院的各位老领导和前辈老师,各位同事,亲爱的各位系友和院友,各位媒体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国务学院2014年士派院友会,同时庆祝国际政治系成立50周年。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大家的踊跃参加,本次活动是国政系和国务学院成立以来老师和院友们一次最大规模的团圆。很多为国政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老师都来了,包括德高望重的建系副系主任余开祥老师和多位历任系主任、院长和书记们,王邦佐老师、王国明老师、今年正好任教60周年的曹沛霖老师和今年正好执教50周年的倪世雄老师等。让我们大家热烈鼓掌向我们的前辈老师表示最高的敬意。60多位建系初期入学的学长们也来了,谢谢你们的到来,让我们今天的活动充满回忆和怀念的温情。我们值年返校的各个年级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MPA公共管理硕士班的两个年级就来了160人。请你们一起挥一挥手,让我们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谢谢你们。还有很多系友和院友也从国内外特地赶来参加这次活动。感谢你们把你们各自班级的祝愿和支持带到今天的会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贾庆国院长和陈岳院长送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视频,我们也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50周年是一个我们回忆和感恩的时刻。大家都知道,国际政治系——我们学院最近的前身,是根据毛主席1963的批示,在1962年成立的复旦政治系的基础上,于1964年重新组建的。对于我们这辈来说,我们虽然还经历过国政系在小桥流水的燕园小楼里的日子,但是对于国政系60和70年代的历史只有从老师们那里听到的只言片语,不甚了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看胡金星老师编的院史和“学院口述史项目”做的老师访谈。我想在这里谈谈我从中得到的三点感触。

第一,过去的50年是我们学院各方面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50年。在建系之初,在吴常铭系主任的领导下,除了原来政治系的老师,国政系从其他系科调入不少老师,其中历史系最多。其中的一个原因,有一位老师回忆说,是因为历史系的书记和国政系的书记是一对夫妻。在学位教育这部分,建系时只有国际政治一个专业,而且不久就因为文革而停止招生。70年代国政系恢复了非学位教育项目,在培训外事干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很具规模的外语教学队伍,以至后来国政系也被称为复旦第二外语系。改革开放后,国政系得到迅速发展。在国际政治专业之外,在国内首批恢复了政治学专业,在王邦佐老师的努力下,举办了全国第一届政治学讲习班。之后又相继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在培养层次上,逐步建立各个专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并从2001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生,即MPA学生,在专业学位的培养上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教材和课程建设上,编写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及后来的MPA教材系列。2000年,国政系实现了完美变身,发展到目前拥有四个系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读学生人数也从80年代初期的四百人左右发展到今天的1700人。

第二,过去50年是我们几代老师们艰苦奋斗的50年。建系之际,一切条件都很艰苦。但我们的老师们还是任劳任怨,白手起家,无私奉献。从60年开始,老师们的工资开始冻结,18年未加工资,也没有职称的晋升。艰苦的时候,10多位老师在系里共用一个办公室,不要说有一个自己的办公桌,有一个自己的抽屉就已经很不错了。去世不久的前系主任刘星汉老师一直住在一个小2室中。然而,正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的前辈老师搭建了我们今天学科的体系,打下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第三,过去50年是我们师生情谊相守的50年。看老师们的回忆,我特别羡慕前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60和70年代,学校强调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到了80年代,这个传统也有很好的保存。有位老师回忆说,她中午休息,就打了饭去学生寝室和同学一起吃饭,然后就在学生的床上休息一会,再直接去教室上下午的课。在我们学生宿舍的7号楼,每层楼道的两边都有一间辅导员的房间。我们在座的大多数前辈老师都在那里住过,并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还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全班去罗店的农村学农一个月。我们的辅导员周琪老师就和10多个女同学们一起睡地铺,一起劳动,还要做饭给我们吃。回想过去,那是清贫的生活,但来自老师们的关怀让我们的回忆永远充满温暖,老师们的榜样一直是我们奋力前行的动力。在这里,我提议大家一起再一次鼓掌,向所有为国政系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老师们表示我们的感谢和敬意,共同祝愿在座的前辈老师健康长寿,永远做我们的坚强后盾。

老师们,系友和院友们,

50周年也是一个我们重新出发的时刻。

2012年,复旦大学政治学大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与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并列第一的好成绩,在当年的国际QS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全球第25位,这一排名今年更前进到全球第19位。MPA教育在2013年的全国MPA综合改革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二,取得“优秀”的评级。今年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中,我们延续了2年前的好成绩,一共获得了15个一等奖和二等奖,占复旦获奖数的6分之一。其中,我们年轻的熊易寒老师一个人独得著作和论文两个一等奖。年过90的陈其人老师继上届获得“终身学术贡献奖”之后又有获奖。前段时间我和书记去医院看望他,他还精神矍铄,气色很好。学院的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智库、宗教和国家安全智库去年入选首批十家上海市智库建设项目。此外,学院还有三个上海市的研究基地。由30年代在政治系任教的陈淑渠博士的儿子陈耀璋先生捐赠支持的陈树渠比较政治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学院已经建立了4个英文教育的硕士项目,一个英文博士项目,目前正在推进英文的本科项目。来自39个国家的外国学生已经占到我们全日制学生的18%,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发达国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校内外为学院争得了非常杰出的声誉。上到中南海,下到基层街道,从专业对口的政府部门和学术单位,到专业不对口的经济金融和新闻部门,在国内和国外,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已经塑造了一个复旦国政——现在是复旦国务的优质品牌。

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也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关口,我们唯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把过去留下的传统和基业发扬光大,成为国内前列,亚洲和世界一流的学院,形成国务研究的复旦学派。结合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学科规划工作,学院打算在以下四个方面来强化我们的科学研究:在政治学领域推动比较政治和国家治理研究,在国际关系领域推动国际秩序和中国外交研究,在公共管理领域推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在跨学科的层面推动国际公共政策研究。

我们也希望同步推进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在学术研究领域,学院已经有5本以书代刊的杂志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7套丛书在同时推进。与此同时,各个智库和中心的政策研究已经走上了轨道,在咨政国家和上海方面取得了不少前期的成果。未来,我们将加大战略和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学校的大学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形成学术与政策研究良性循环、共同促进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要做好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建设,推动相关老师尝试发展慕课课程,推动教学改革,完善已经建立起来的全员导师制“春风化雨”计划和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的“薪火计划”。在第二课堂方面,我们的学生已经展现了极其出色的组织和实践能力。就在今年的7月到9月,我们的学生已经主办或联合主办了三场大型活动,包括在复旦举行的全球治理青年创新设计大赛、有美国前总统卡特出席的中美青年领袖论坛,和与人民大学一起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合办的中欧青年交流活动。未来,我们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办好更多的第二课堂品牌活动。

我们要发扬国际化这个复旦国政系的传统。我们要完善学院的英文学位项目体系,增强我们的外文发表能力,与国际出版社合作推出英文系列丛书,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高校和思想库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复旦大学和杜克大学刚刚建立的全球政治社会态度调查研究中心。目前,以当年出访人次与当年新招学生的比例来看,学院全日制学生的国际交流已经实现了100%人次的目标,提前7年达到了学校设定的目标。未来,我们要提升长期交流的比例,让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能既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全球视野。

各位老师,各位系友和院友,

院友工作一直是学院特别重视的一块工作。在林校长在学院工作的任上,在许高明院友、陈庐一等院友的支持下,“士派院友会”开始起步。学院过去50年总共毕业了多少学生呢?我们昨天统计了一下,总计毕业本科生3824人,硕士博士生1982人,英文硕士项目学生135人,MPA毕业生约3000,总共超过9000人。加上在读的1700人,我们的院友已经超过了1万人。通过50周年纪念这个契机,学院开通了国务学院微信公众订阅号(fdgwxy),建立了院友班级代表的微信群;徐以骅老师拿出写传教士历史的精力和精神,发动大家完成了这本50周年的纪念文集。刘季平书记、陈周旺副院长和方明副书记带领的团队为校门口的展板设计、文科楼的走廊布置、今天活动的安排做了精心的准备,退休教师们贡献了他们的珍贵书画作品,并在院友联络和招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我们的老师、院友和同学为这次活动的举行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在此,我要对在场和不在场的所有老师、院友和同学,还有在座各位媒体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有大家的督促和支持,学院未来的发展一定更加光明。

倪世雄老师曾经说过, Life begins at 50. 在国际政治系成立5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事业也将重新开始。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50年将是更加辉煌的50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