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风采】李巍:传学术之薪火,育国家之栋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1-08 浏览次数:0


3FA24

李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09届博士毕业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以及《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国际展望》等核心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外交,曾先后在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康奈尔大学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出版专著《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制衡美元:政治领导与货币扩张》、《制度之战:战略竞争时代的中美关系》等,译著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十年来在中国人民大学累计已培养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指导师资博士后1人。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轰炸。当时央视的著名主持人、也是曾经的战地记者水均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水均益的专业解说打动了当时读高三的李巍。他立志成为一名像水均益一样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追踪世界大势、报道国际事件,并为此还读了很多国际知名记者的传记,特别是华莱士和法拉奇对邓小平的专访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认为记者可以通过探索真相、传递事实来改变世界。李巍说,自己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会努力付诸实现。同年,他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正式踏上了成为一名国际新闻记者的征程。但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李巍逐渐意识到,仅凭自己在新闻专业所学的技术性知识还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还必须接受更加深度和系统的国际关系专业知识的训练。2003年,为了实现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的目标,他跨专业考上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在国际关系专业,他却发掘了自己对理论研究的兴趣,而不再仅仅是事件的报道者。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李巍重新思考起自己的心之所向。“我想以后因为自己的学术研究被别人采访,而不再是采访别人”,他说。

2006年,李巍考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复旦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美国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而这两大学术领域正是李巍的学术兴趣之所在。“在复旦读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有机会走上今天的学术道路,正是在复旦,我才开始严肃擘画自己在未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愿景。”曾经和李巍一同毕业的本科和硕士同学,现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李巍觉得,立志学术的选择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如果他走上其他任何的工作岗位,都不会获得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6AD2

往事依依,沙海拾珍

从复旦博士毕业后,李巍还经常受邀回母校参加活动。对他来说,尽管毕业已十余年,但在复旦求学的那段日子仿佛仍在昨天。那时的李巍喜欢于课业之余,携二三好友,漫步于林荫大道,畅谈理想与感悟;或于傍晚放课后,兴致勃勃地奔赴美食街,遍尝人间烟火;亦或不经意间在书店的某个角落,与自己寻觅已久的芸编不期而遇。十几年间,邯郸路的复旦校园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当时经常去的小吃街、频繁造访的书店的消失,还是让李巍感到些许遗憾。

李巍是一个金庸迷,回忆在复旦读书的三年,他说,“我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走访了江南的很多名胜古迹。金庸笔下的姑苏燕子坞、杭州西湖的梅庄、嘉兴南湖的烟雨楼、太湖陆家的归云庄以及海宁盐官的钱江潮水……,实在是太令人神往。”复旦处处浸染着江南文化的韵味和雅致,这种精神内涵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李巍日后的生活和事业。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如果说复旦为李巍打开了通往学术研究的大门,那老师们就如同引路明灯,指引着李巍勇攀学术的高峰。李巍在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博士生导师孙哲老师以及美国研究中心的吴心伯老师、沈丁立老师、徐以骅老师引导李巍进入新的美国研究领域;樊勇明老师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给予他重要的学术指导;倪世雄老师是我国早期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的领军人物,特别在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主持了李巍的博士论文答辩;从事欧盟研究的陈志敏老师温润如玉,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并对李巍有很多学术帮助……在与唐世平老师的思想碰撞中,李巍领悟到了真正学术名家的风采。2009年春夏之交,他即将博士毕业,正年轻气盛,而唐世平老师刚刚调任来到复旦。在一次咖啡厅的交流中,李巍提及自己在博士毕业后准备研究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打算。通过博士论文的研究,他强烈感觉到,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强大的金融霸权,美国通过对全球金融体系特别是货币体系的控制来实现财富的转移,中国未来也要成为一个金融强国。唐世平老师则完全给出了相反的意见,并指出“有朝一日美国会因为金融过度扩张和过度金融化而衰败”,“金融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帝国光环”,“中国万不可步其后尘”。当时的李巍并不以为然,而是一头扎进了关于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并完成了《制衡美元》一书。但后来,李巍却日益感到唐老师当初的判断更加深刻。2016年春季,李巍在康奈尔大学与唐世平老师再次相逢,面对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关于制造业回流的辩论,他们的观点开始趋同,两人合作完成了一篇短文,分析了美国因为过度金融化而遭遇的实体产业的巨大困境,而这种困境会促进美国从根本上调整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测了“特朗普现象”在美国的兴起。“学术大家之所以称其为学术大家,是因为他们有超于常人的学术敏锐性和预测力。”李巍感慨道。近两年,有感于中美贸易战和技术战对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所提出的重大挑战,李巍的研究日益集中于科技尤其是航空产业,他关于美国打压华为的研究即将在国内一份重要杂志上发表,这是国内学界首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华为事件的学术研究成果。“华为是中国技术和产业崛起的集中象征,华为遭遇的坎也是整个中国的坎,学界要研究这样的真问题和大问题”。而他的最新书稿《竞逐蓝天:民航工业的战略基础》也正在加紧完成之中。这种学术研究的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的升华。

3CD72

李巍在亚太安全研究中心

学术薪火,代代相传

李巍本科阶段的老师告诉他,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定是“杂家”。他很多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为日后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硕士期间,李巍喜欢上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这可能与我在本科阶段就特别爱读财经新闻有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政治和经济的交叉学科,有很高的知识门槛。但李巍凭借着本科阶段所建立的庞杂的知识体系,对这种交叉学科却有如鱼得水之感。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模式,渗透在李巍求学和科研的每个阶段。他此后几乎所有的学术发表都是致力于探寻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相互作用的奥秘。而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美国对外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外交分析》和《比较经济制度》等课程,也都是努力去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破解单一学科所造成的视野局限。

当然,交叉学科带给他的不仅有机遇,还有巨大的挑战。李巍坦诚地说,做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常常会遇到来自经济学科的强大压力,不像国际安全研究,它是国际关系学者的专属领域,没有其它学科的竞争。“交叉学科做得好,可以把两方面的知识很好地融合;若做不好,则两方不讨好。”这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常常会面临的问题。李巍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比政治学更成熟,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有着特殊的学术地位。但这种困难并没有使他让步,更从未使他放弃,而是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探索国际经济现象背后的政治基础和政治逻辑。他认为,很多时候,国际政治经济学比纯粹的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更强。李巍的坚持和努力,最终使得他的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开始产生了政策影响力,并得到一些经济学同行的关注。近年来,他开始尝试走出书斋式的学术生活,“我接触的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我很愿意和学界以外的人交流,这一方面让我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了更大的转化空间,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纯粹的学术文献上所读不到的。”

“不要让学科的壁垒和理论的教条遮蔽我们探索世界的眼睛”,这是他秉持的学术研究理念,“家庭第一”则是他对学生们的期许。“无论他们将来是否走学术之路,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把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放在首位。”李巍认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单位是家庭,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他说,如果家庭不幸福,即便事业有成,人生也是无法弥补的缺憾。李巍前段时间读了《乡下人的悲歌》一书很有感触,美国底层社会家庭的大面积溃败是美国国运不详的征兆,经营好家庭是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国家国家,没有家便没有国,我们最首要的责任就是对家庭的责任”。

但在此基础上,李巍还是希望学生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为国家、为社会有更多的贡献。他在人大培育毕业的很多研究生分布在各行各业,但每次聚会他都希望他们对整个社会有所公益性的贡献,而不仅仅只关心自己的薪酬和待遇。他认为,精英之所以为精英,在于他对超越于个人利益的公共世界有着某种强烈的关怀,既要脚踩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如果精英都极度自私,那整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他对学生反复强调,不希望他们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怀揣着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的情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一定不会对改善人类社会的整体境遇有任何重大的贡献。对希望走向学术道路的学生,李巍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我希望他们秉持对学术的坚强信念。坚强信念的前提是有强大的兴趣,希望他们发自内心地对探索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奥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会焕发一个人的强大创造力,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新都是基于非功利的驱动力;第二,我希望学生们在学术上能批判地继承前辈研究的精髓,使得学术的薪火代代相传,但同时不迷信权威,要超越前人;第三,学术研究不是发生的真空的环境中,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环境作为支撑,因此选择读博之前要对自身的条件要做谨慎的评估,很多人最后后悔读了博士,浪费了青春,都与此有关。”

最近几年,似乎有一股潮流,批评大学老师重科研轻教学,李巍认为,这种批评是似是而非的,很可能是对大学本质的误读,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之上的。“我不认可这种批评,在大学特别是精英大学,没有一流的科研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他认为,大学老师如果研究做得不好,顶多只能照本宣科或靠讲段子来吸引人,因为好的大学课堂一定是讲授最前沿的知识,这要求授课老师必须有扎实的研究功底和持续探索的欲望。李巍认为,所谓大学教学,就是当学生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那部分东西。他反复强调,大学教学不可死记硬背,它主要是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训练,现在有了搜索引擎之后,学生掌握的资讯和技能比老师还多,大学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方式上的革命,如果不能适应这场革命,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将被淘汰。在实际教学中,李巍也践行着这一观点,他的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没有闭卷考试。

189B4

院友寄语:

从古至今,从未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迫切地要求我们的年轻大学生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从前的中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弱国,只考虑如何对标世界,如何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如今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过10-15年,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的引领者。这将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场历史性变局。学弟学妹们,你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你们是否已经为中国扮演好这样一个角色,做好了学术和知识上的足够准备?你们能否为中国引领全球治理贡献丰裕的思想资源?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这句话在几十年前说可能只是空话和套话,但是今天对你们说,我觉得这句话无比真诚。

供稿:2018级行政管理王蔚然

编辑:余晴晴

审核:熊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