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风采】黄佩俐: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17

13072

黄佩俐,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纽约总部职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6届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硕士,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形象大使、荣昶优秀学者、“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歌舞一等奖、复旦大学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复旦大学校园十大歌手冠军、2018、2019年复旦北大纽约联合春晚导演。

五洲雅集,倾盖如故

黄佩俐是位上海姑娘,高中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她所在的人文特色班与复旦有合作项目,这让她有机会提前体验复旦的课堂。当年,复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老师们丰富的学识和课堂热烈的氛围在黄佩俐心中埋下了种子。也是在那时,她第一次看到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当时读到眼前一亮,觉得这就是我心中的大学”。之后凭借优异的成绩,黄佩俐如愿成为一名复旦人。

高中时黄佩俐就曾多次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热心全球治理,升学时没有过多犹豫就选择以国际政治作为专业。进入复旦后,国务学院的国际化平台让她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大三时,她争取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赴美国加州交换。在此期间,黄佩俐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她结识了另外三位分别来自日本、新西兰、印度的交换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没有阻碍四位姑娘的交流,她们反而成为彼此瞭望世界的窗口,扩展了各自的认知。她们经常结伴学习与旅行,直至今天还保有联系。

本科期间,黄佩俐曾多次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与国际会议。她在上海参加了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并凭借优异表现获得“最佳代表奖”,之后还作为学生代表接待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东京参加了亚洲未来领导人峰会,与参会青年讨论岛屿争端、资源共享等议题;于巴黎参加了欧盟-金砖国家青年领导人峰会,讨论欧盟与金砖四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问题;也曾赴华盛顿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模拟联合国青年论坛活动,并获得中心主席颁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形象大使。在世界各地参会的经历,让黄佩俐深刻感受到不同思想碰撞的奇妙反应。时隔多年,青年们热烈讨论的氛围依然让她无法忘怀,“我感受到世界是如此辽阔”。同时,黄佩俐也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为她之后真正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750C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很早黄佩俐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为世界和平和公共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复旦本科毕业后,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国际金融与经济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学习期间,她曾在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人口基金实习,也曾多次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实习期间,黄佩俐对联合国的部门组成及工作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热爱,更加坚定了进入联合国工作的信念。毕业后,她成功通过层层选拔,成为联合国人口基金纽约总部的一名职员,参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人道主义救援的相关工作。

每当出现全球范围内突发性灾难事件,黄佩俐所在部门就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包括灾难发生后派遣物资及人员、多个灾难同时出现时确定资金分配方案、策划及落实相关帮扶项目、评估项目内容和可持续性、向基金捐助者反馈资金使用情况等。去年中国刚爆发新冠疫情时,黄佩俐参与了人口基金向中国捐赠医疗必需品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紧急救援资金以及手套、口罩和医疗器械等物资送达到了中国武汉。

除此之外,黄佩俐也参加了许多保护女性、帮扶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项目。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有大量难民跨越边境来到土耳其;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关于罗兴亚难民的争议也由来已久;联合国人口基金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长期协助这些国家的当地政府搭建帐篷和紧急医疗点、女性安全屋,向难民发放生存包,积极改善难民生活环境。在南苏丹、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女童被迫早婚或遭受暴力的现象屡见不鲜,联合国人口基金一方面积极向民众宣传科学的婚育知识、平等的人权理论,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其提供政策指导,以期减少类似现象的发生,并对当地的受害女性进行生理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辅导。每当通过自己的点滴工作切实改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生存状况时,黄佩俐总感到自豪和欣慰。她越发地喜欢这份工作,心底总有强烈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力量在支撑着自己。

17964

以歌会友,行走于异域山川

青少年艺术明星大赛声乐全国金奖、复旦大学校园十大歌手冠军、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等独唱演出……这些成绩背后是黄佩俐专业的歌唱实力,也是她对歌唱始终如一的热爱。幼儿园时,她便开始学习钢琴,小学时参加歌唱比赛一举拿下第一名,经音乐老师推荐开始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掌握了美声民族唱法,之后又自学通俗唱法。尽管已经具备专业歌手的能力,黄佩俐却没有选择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只是作为一项爱好和寄托,想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和工作中去”。

但黄佩俐与音乐始终如影随形,她将音乐视作“能够使人幸福的必需品”,并将音乐深深嵌入自己的生活中。在复旦期间,黄佩俐不仅是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选手,也担当过各大声乐比赛的评委,她通过十大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用音乐互诉衷肠。黄佩俐将音乐比作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就像听贝多芬的《月光》,什么话都不用说,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种静谧的美好”。这种世界通行语言能够建立起一座桥梁,帮助全世界人民实现无障碍交流。在国外的岁月,黄佩俐就通过音乐持续“以歌会友”,她曾受邀参加耶鲁大学春晚、哥伦比亚大学春晚、普林斯顿大学中秋晚会等活动,通过演唱中国民歌和同胞聊慰思乡之情,也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除了音乐,黄佩俐还特别喜欢旅行。英国、美国、法国、瑞士、比利时、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她的足迹。“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黄佩俐喜欢亲身体验自然景色,大三赴美交换时,她曾经到达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置身于嶙峋的山石之间,自然的雄浑与庞大感扑面而来,黄佩俐体会到个人的渺小有限。这一趟旅程也推动她对生命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世界上能有如此千奇百怪的景色,让我愈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观赏美景之余,黄佩俐还重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她喜欢跟当地人交流与接触,她相信跟人接触才能发现一个城市更真实的文化根基和更鲜活的文化面相。每次出发前,她都会提前学习当地的日常用语。在一些国家,黄佩俐有时会被当作当地人,“这样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当地的文化,我觉得蛮有意思。”通过交流和体验,黄佩俐得以深入了解当地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接下来她就会开始思考这些思想与习惯的根源。

F13E

砥砺前行,青春正芳华

2020年,纽约受到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黄佩俐在家中远程工作了一整年。当下,生活渐渐回归正轨,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工作中不可避免仍然会出现各种挑战:项目沟通上,许多时候黄佩俐需要与非洲国家办公室的职员对接,而大多数非洲职员又更习惯使用法语。为了提高联络效率,她需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尽力提高法语水平。工作时间上,由于灾难具有突发性、全球性的特点,即使在周末她也需要随时关注工作消息,及时与全球的同事接洽,但她不害怕也不焦虑,因为这是她喜欢的工作,她会一丝不苟地认真完成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鼓励她前行的还有不断增长的阅历和不断成熟的世界观。对于美国,黄佩俐并不陌生。高中时她曾到美国新泽西的一所高中交换学习,当时美国发达的经济、优美的校园环境给黄佩俐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长大后再次来到大洋彼岸,她越发感受到美国是个矛盾综合体,一方面经济、军事实力仍然是全球第一,也是世界人才的大熔炉,另一方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力量却有些分散,比如此次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行动上缺乏效率,美国人普遍认为自由高于一切。同时,种族矛盾在美国社会中也越发突出,亚裔人融入的难度较大。现在的黄佩俐学会以更加客观的视角来观察美国、观察世界。

复旦记忆也是黄佩俐稳步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自复旦毕业已近五年,一提起母校她还是难掩感恩之情。国务学院老师们醉心学术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悉心培育学子的付出仍然让她印象深刻。当被问及何为国务的精神,黄佩俐用“不卑不亢、砥砺前行”八字概括,她深切感受到每个国务人都是心底有梦、眼中有光,他们不会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我,稳步前行。

院友寄语:

希望学弟学妹们坚持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珍惜并利用好复旦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志趣所在也没关系,勇敢试错,即使最终也没有找到准确方向也无碍,至少排除了自己不喜欢的选项,并且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保持开放的胸怀,有意识地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大家在学校里要努力学习,但我也希望大家积极做好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个人爱好与学习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兴趣爱好更有利于塑造更完整的人。同时,大家也不必太刻意焦虑,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只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做了自己能做的全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不需要担心,因为你想要的结果还在路上。

供稿:2020级国际关系专业蔡若兰

审核:熊易寒

编辑:余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