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国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师支部于10月20日赴“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国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国政系支部书记张建新教授以及国政系其他教师党员、博士生党员、积极分子出席活动,国政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作为特邀党外代表参加活动。
“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主要分为四个主题馆和一个放映室,八连队钱晨曦班长全程陪同参观并作了详细的讲解。走进展览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的主题馆,可以看到醒目的位置上陈列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亲切接见和慰问“好八连”官兵的珍贵照片,其中邓小平于1963年6月为该连队亲笔作了“一贯保持光荣传统的、保证走向共产主义的、集体的标兵——南京路上好八连万岁”的题词。据钱晨曦班长介绍,连队自命名50周年以来共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或接见连队官兵代表,或亲临视察,或为连队亲笔题词,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八连工作的高度肯定和重视。
随后大家参观了“霓虹灯下的哨兵”主题馆。《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以八连的真实事迹为题材,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首演,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初期,在霓虹灯闪烁的大上海,尽管国民党反动残余不断实施“腐蚀拉拢加破坏暗杀”的阴谋,但八连战士却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锤炼出了“拒腐蚀,永不沾”的革命意志,这也成为了后来好八连的“三大传统”之一。
接着大家来到了“艰苦奋斗的传人”主题馆,作为八连的“三大传统”之一,“艰苦奋斗精神”始终贯穿着连队的发展历程。据介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八连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利用训练间隙步行到几十里外郊区开荒种菜,为国家减轻负担。钱晨曦班长讲到,八连官兵始终坚持“让国家对自己的负担小一点,让自己对国家的贡献大一点”的理念,官兵们不仅要完成例行军事训练和理论学习,还要参加劳动,种地种菜,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展馆的墙上醒目地陈列着三张图片,分别是“四个自己动手”、“五个一点”、“七不一有”,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为人民服务”主题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八连的“三大传统”之一。据钱晨曦班长介绍,近几十年来,每月的10号和20号都是八连的“为人民服务日”,每逢这一天连队都会派出服务小组到南京路为居民或行人免费理发、量血压、补鞋等,几十年如一日,从而间断。此外,官兵们还会定期看望和慰问孤寡老人,并集体组织参加无偿献血等活动。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还带领师生们一同观赏了《特战尖兵》视频,视频主要讲述了连队近年来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迄今八连已经连续1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为响应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连队近年来进行了相关功能的转型,连队建设的任务已转变为城市反恐维稳为主,官兵们进行着艰苦的训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建设。
参观结束后,支部成员与官兵进行了座谈交流,随后支部书记张建新老师向好八连官兵赠送《复旦国际政治经济学丛书》及复旦校名纪念品。通过参观学习,一方面师生们被八连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大家从好八连官兵的身上看到了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强大力量,真切地认识到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双方就开展支部共建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好八连官兵热情邀请支部党员一同体验军营生活,支部将发挥专业优势为官兵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