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上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组织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商务部、国有企业代表、民营企业代表和来自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层次的研讨。国际政治系郑宇教授为组织这次研讨会做出了贡献。
会议首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做了致辞,指出这场针对中国对外投资现象的闭门会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经过认真准备组织起来的研讨会,到场的嘉宾都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专家。接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做了致辞,指出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合作正是这一联系的重要体现。两个学科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对外投资现象在经济领域以及在外交领域的重要性。
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 |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陈志敏 |
之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组书记任鸿斌做了题为《新时期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致辞。其指出:新时期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是三期交汇特征明显,即高速增长期,初始阶段期,转型升级期三期交汇。并且其希望在这次会议中能听到更多的来自企业和高校的相关建议。
会议的第一部分是主题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奇主持,首先,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所长梁桂宁做了题为《重点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的报告。其从钢材、水泥、高铁、电力、通讯设备、工程机械这六个领域来看重点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做了题为《中国企业国际产能合作之前瞻》的报告。其从国家战略的宏观角度来看待现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象,从中国最初提出的“剩余产能转移”到之后的“国际产能合作”,体现了我国的对外产能合作不断向高端发展的意图。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做了题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家安全制度法律问题》的报告。其指出:近年来,不少国家随从美国,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完善国家安全审查体系名义来控制外资对本国市场的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宋国友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政治与市场风险》的报告。其指出:从现实来看,对外投资存在着政治风险与市场风险,从一般的国际惯例来看,政治风险是理应保障的,需要更加的重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张建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丁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做了评论。会后,部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主题发言内容与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对话与交流。
会议的第二部分是主题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主持。首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丁做了题为China’s outward investment in a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的报告。其指出,中国“走出去”战略及其他相关战略,包括争取国家软权力、人民币的国际化等是中国政府支持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Shi Weiyi做了题为Myths, Perception, and the Day-to-Day: Survey Evidence on Chinese firms in Zambia and Vietnam的报告。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中国在赞比亚和越南投资现状。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 John Kline做了题为Corporate Nationality: a political economy View of Involving Corporate and national interests的报告。其通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将企业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利益融合到了一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昕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做了评论。会后,部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主题发言内容与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对话与交流。
会议的第三部分是企业家圆桌讨论,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助理陈红兵主持,其通过中国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伍胜在美国法院的诉讼经历引出了本次讨论的主要话题,即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利益保障应该如何实现。会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组书记任鸿斌、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前、中国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伍胜、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吴立平、国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中文版主编吴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王海英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议的第四部分是主题报告环节,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Shi Weiyi主持。首先,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唐晓阳做了题为《中国在东南亚与非洲建设产业园区的经验和教训》的报告。其指出:从现状来看,中国在非洲建设产业园区的实际进展比计划的缓慢,每一次进展都十分的艰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河做了题为《国际直接投资规则的新变化及其对金砖国家的影响》的报告。其指出: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市场准入标准也正在重构,这必将对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昕做了题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资本扩张: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的报告。其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资本扩张倾向使得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一个霸权来主导国际体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长远做了题为《外资流入、外资撤离与资本走出去》的报告。其指出:从最新的数据显示来看,五年内中国的原有外资出走速度已经大于了新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这就从事实上印证了现在国际资本开始从中国逐渐流向了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之中。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管理系副主任徐秀丽做了题为《从国际发展视角看中国海外投资的社会与环境风险》的报告。其从宏观的国家政策以及具体的来自坦桑尼亚基层的时间来说明“发展”中的风险中国海外投资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管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朱杰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小峰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做了评论。会后,部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主题发言内容与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对话与交流。
会议最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组书记任鸿斌感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组织的这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一次产学研的大结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之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高度评价了这次研讨会,同时感谢了任书记及其他到场的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并希望未来仍有机会再次组织这样类型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