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危机冲击下的欧盟”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2-08 浏览次数:0

2015年11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欧洲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协办的“三大危机冲击下的欧盟”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725会议室举行。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伍贻康,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杨逢珉、郑春荣、叶江、曹子衡以及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学者、研究生与会。

与会专家学者就近年来欧盟面对的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和难民危机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在演讲中加入了恐怖主义危机和英国脱欧危机两大危机,充实和丰富了目前欧盟面临挑战。在多重危机挑战下欧洲一体化将往何处去,欧盟将采取何种手段将危机转化为改革机遇引发了现场深入、热烈的探讨和争论。

研讨会首先由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发表致辞。徐明棋会长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欧洲学界在老中青三代生机勃发的代际传承,中老学者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同时带领着年轻学者的不断成长。陈志敏院长在致辞中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时代性,在2009年之后接连出现的欧债危机、乌克兰安全危机、难民危机,欧洲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讨论危机情况下欧洲一体化未来前景如何,给中欧关系带来哪些机遇和阻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此后在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德国所常务副所长郑春荣的主持下,四位专家学者就欧盟面临的危机及危机下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教授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与前景”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在金融层面上,起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通过欧洲央行的注资政策和IMF的特殊资助方案已经基本平息。但是本次危机暴露出的欧盟货币与财政政策不统一、民主赤字、市场投机、欧洲经济负增长等问题继续存在。因此欧洲债务危机重新点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概率较小,因为整体而言欧洲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实现增长。欧债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欧盟治理结构、核心国家话语权争夺等层面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就“乌克兰危机及其影响”进行发言。他从乌克兰危机中欧洲的得与失两方面分析其影响,总体而言失大于得。有利影响在于乌克兰新政权摆脱了俄罗斯影响,选择了欧盟;欧盟在国际道德高地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欧盟在危机干预和外交协调中展现了整体外交能力提升。而不利影响则包括危机发生在欧洲大陆核心地带且短期无法解决;克里米亚领土变更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与欧盟伙伴关系的消失;对俄制裁对欧洲经济的负效应;大西洋两岸伙伴关系的重拾;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内部分化等。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伍慧萍教授以“欧洲难民潮发展进程与影响”为题发言介绍了欧洲难民危机的现状和对欧洲一体化的离心力。欧盟各国对于接收难民表现出来的迥异的态度以及之后欧盟进行内政部长峰会、非洲峰会,希望从整体层面形成应对方案,包括难民配额指标体系、与难民来源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恐怖活动、加强外部边界控制等。最后她总结了欧洲难民危机对欧洲一体化影响的一个乐观估计——欧盟将在共同司法及内政领域进行改革以维护申根条约这一最为核心的一体化成果。

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科院伍贻康教授发言主题为“三大危机冲击下的欧盟与欧洲一体化”。他在发言中提出了“英国脱欧谈判危机”应该被作为欧盟面临的一大重要危机来讨论。他表示如果英国脱欧问题付诸国内谈判,对于欧洲将是一个揪心的危机,但是英国一旦退出就将给欧盟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欧盟的处境是经过了21世纪初扩大和深化的大跃进,内部发展不平衡极具扩大,离心倾向加重,一体化相对脆弱,需要进行改革、完善,在磨合的形式下克服前三大危机。

发言结束后现场进入了热烈的提问和回应环节,与会的学者和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疑问,各位讲者进行了认真的回应,讨论气氛十分活跃,也引发了不少争论。最后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叶江进行总结发言,表示今天的研讨会内容丰富,涉及的问题也超越了一开始设置的三大危机的范畴,欧洲内部一体化的趋势、成员国的趋向都呈现出新的取向。在变化过程中各位研究者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把握事物基本的发展规律。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沪上老中青三代欧洲研究学者,就目前欧盟面临的危机及应对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在争鸣和学习中为未来欧洲研究提供了很多新议题和思考方向。

(供稿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