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孙中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1-30 浏览次数:0

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2016年11月11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民革上海市委理论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孙中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民革上海市委、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孙中山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郭定平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民革上海市委理论工作委员会主任臧志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燕爽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一历史大潮中,孙中山追求革命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并且善于团结革命力量。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坚定对未来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会议第一部分为主旨发言,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解生主持,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姜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左玉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社联原党组副书记桑玉成分别发表了“孙中山思想的当代价值”、“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本质”、“孙中山的共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演讲。姜义华认为孙中山先生有三点值得纪念:第一,孙中山先生具有国家和人民的情怀;第二,孙中山先生具有世界眼光;第三,孙中山先生具有实践精神。左玉河在演讲中提出了一组问题:民生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怎样的关系?它本质上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还是要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怎样的关系?他认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民生主义的目标是多数人富裕,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它在精神上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桑玉成对孙中山的共和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孙中山的共和主义与专制相对;第二,孙中山的共和主义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第三,孙中山的共和主义体现为代议制。三位专家的深刻观点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共鸣。

孙中山研讨会 027

会议第二部分是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由民革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长赵烨主持。《探索与争鸣》杂志原主编秦维宪对孙中山的大国思想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提出了其思想对当代的启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孙力从党和军队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孙中山的“以党驭军”思想;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梳理了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当代世界的变迁以及两岸的发展状况,从而提出了孙中山思想对两岸发展建设的启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政治学系主任陈明明结合文本与历史系统阐释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宏雨系统阐述了孙中山开放思想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与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李永晶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为题分析了孙中山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辩证认知;民革上海市委理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马铭德在会上汇报了关于孙中山的最新史料,如三民主义在北方被普遍接受的过程以及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宴请广东商人进行筹款的历史等;最后,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讲师谢茜基于地缘政治理论对孙中山的海权理念进行了专门的剖析,并阐述了孙中山海权理念的当代意义。

第二部分结束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阶段。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认为,孙中山思想要放在历史的视野中考虑,即中国近代史的主题:独立与富强。孙中山最核心的贡献是与时俱进思想以及结束千年帝制。孙中山的思想渊源有三方面:传统思想的继承;西方思潮的影响;当时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

最后,郭定平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加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次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孙中山思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永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