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院友情,屹立国务魂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第十届“士派”院友日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24 浏览次数:0

11月18日上午9点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第十届“士派”院友日活动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袁天凡报告厅举行,众多复旦国务学院院友返校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2014级本科生辅导员赵晓惠老师主持。活动伊始,她表达了对院友返校的热烈欢迎。她首先介绍了由17届毕业生参与设计的国务学院吉祥物尚桓桓。它模样憨态可掬,名字和形象源于《尚书·周书》里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国威严,如虎似貔。这与国务学院“国箴务实,卓越为公”的学院精神如出一辙。在活动中,学院也特地为出席的院友们送上了吉祥物玩偶,受到了与会院友的喜爱。

1 

2

3

接下来,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毕业三十周年的院友代表陈志敏教授进行了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院友能拨冗出席的感激之情。陈志敏教授也提到了政治学作为复旦大学唯一一个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喜讯。近年来复旦政治学学科也获得院友们的资助和支持,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在华信能源集团供职的院友还为“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了支持与帮助,该研究院推动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与研究,并且传达了学科建设对国家和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期望。

4

接下来发言的是国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教授,他向院友介绍了学院当前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三年的规划,并从学科、学术、学生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院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目前也获得了充足的财政支持。在学科建设编制方面,他讲述了中国政治学、公共管理和国际政治知识体系的建设、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的研究、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等几个方向。在学术方面,我院研究平台、期刊平台丰富,有数量众多的智库与基地和巨大的国际资源。苏院长称赞国务学生素质高、组织能力强。最后苏院长表达了对院友一如既往支持的感谢,以及对未来政治学学科良性发展的信心。

5

然后是院友返校日的主体环节——“中国与世界”专题报告会。

首先由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教授发表题为《关于对中巴经济走廊认知的几个误区》的报告。他明确了巴基斯坦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他分别从三个误区(巨额投资、经济援助、安全风险)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中巴合作的基本情况,内容详实、讲解生动。

6

接下来由上海科技(均瑶爱建)股权母基金主管合伙人、国务学院97届毕业生代表赵勇发表题为《中国的实践 世界的创新之路》的报告。他先回忆了当年参军与在复旦学习的美好时光,简单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留校以及离校后创业工作的经历。接下来,他从“中国创新实践之历程”、“传统概念的红利消失,唯有创新华山一条路”、“当下中国经济现状——‘水大鱼大’”、“探究中国速度的原因”等八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中国经济创新的过去、将来和未来,讲话风趣幽默,具有极大地前瞻性。

7

第三个是新任教授唐莉老师的报告。由新任教授向全院师生和院友作报告,是国际通行的重要学术仪式。她今天报告的主题是《科研合作 人才流动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她首先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以及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申请课题的过程、初步的结论以及自己的思考。最后唐莉教授总结陈词:“在自觉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唐莉教授的报告专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8

接下来是学生才艺表演时间,17级新生杨烨绮表演了中国舞《玉灵儿》,舞姿翩翩,为大家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同为17级新生的施成樟同学为我们带来独唱《光辉岁月》,多次获得了大家的喝彩,熟悉的音乐仿佛也把大家带回了曾经在复旦的光辉岁月。

9

10

接下来的环节是值年院友发言时间,首先是China Daily上海分社首席记、2007届院友和本科毕业10周年代表贺炜发言,她发言的题目是《理想国》。她首先回忆了复旦的青春时光,并结合自己的职业讲述了在国务学院的学习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11

最后发言的是静安区文明办副主任、2007届院友以及MPA毕业10周年代表顾瑜。他的发言题为《不忘求学初心 助力砥砺前行》。他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体悟到“善治”这个终极目标,希望始终秉承国务精神,为老百姓做实事。

12

最后全体起立,奏唱复旦校歌。返校院友在光华楼前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13

尽管当日天气温骤降、有阵阵大风,还是挡不住国务院友返校的浓浓温情与暖意。

供稿:陆烨

摄影:师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