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跨学科研究前瞻: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0

2017年11月24日至26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组办的“科技政策跨学科研究前瞻: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725会议室圆满召开。

1

会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院校的二十余位青年才俊就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和互评,并特别邀请了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五位资深专家曹聪、樊春良、李正风、梁立明和缪其浩教授予以综合深度点评。

来自公共管理、经济、传播、信息管理、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围绕科技政策研究的当前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六场酣畅淋漓的激烈讨论。会议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者和研究生与会参加讨论。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唐莉教授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宗旨及特别邀请的点评专家之后,研讨会便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帷幕。

2

3

4

首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孙玉涛教授从制度学习的视角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变”和“不变”四重奏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跨学科扩散进行分析。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峰基于“海外学者回国融入过程中的科研表现”对评估海归引人政策提出建议。

56

在第二场报告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的王国燕助理研究员视角独特地对中国山水画的留白进行了美学法则的量化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张琳以挪威为例,对科技评价的经典问题research productivity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squared root的创新测量建议。

7

8

第三场报告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与韩明赫博士生的研究以中国经济学权威期刊为例对不同研究类别(理论型、实证型、混合型)的引用溢价进行探讨。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汪雪锋教授巧妙运用失效专利,对“基于专利挖掘的技术竞争对手研发方向识别研究”进行了汇报。

9

10

11

第四场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赵星研究员对WoS平台usage数据的用途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中国科学院科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徐芳副研究员以中科院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和国际评估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赵勇副研究员聚焦高校科技人才多元评价方法研究,指出人才评估需突破传统科技人才评价仅依靠单维度数据源和简单统计方法的局限性。

12

13

14

15

16

17

研讨会第五场和第六场聚焦我国当前科技政策研究的热点:科研诚信与科研不端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赵延东研究员以全国两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影响我国博士生对科研不端感知和容忍因素进行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力男基于我国国家社科基金撤项数据勾勒了我国科研守信现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韩军徽博士生与李正风教授使用案例分析法对基于度量的科研评价与学术不端的关系进行调研,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周闻对“中国学者举报学术科研不端意愿研究”的预调研结果进行了汇报。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唐莉教授在“Retraction: the other side of collaboration”的报告中从责任分散理论和内部监管两个视角对全球期刊撤稿与科研合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不端治理实践中的责任划分建议。

总结

在这场跨学科的科技政策研究前瞻学术研讨会中,与会学者、专家充分交流了各自的观点,讨论热烈,点评犀利。资深专家、学术新秀和远道而来参会的学者及研究生在这场学术盛宴中进一步加深了感情。这场严肃又活泼的研讨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18

19

20

21

22

编辑 SIRPA会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