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箴务实论坛系列讲座”第四十讲成功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20 浏览次数:0

2019年11月19日下午,由国务学院党委组织的“国箴务实论坛系列讲座”第四十讲在美研中心108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主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阚海斌作了题为“区块链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主题报告,近50名党内外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_DSC8202

本次讲座中,阚教授主要从区块链技术简介和区块链技术影响两个角度进行了展开。

_DSC8229

阚教授首先以比特币为例,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以及区块链的特征。第一,什么是区块链?他指出,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是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技术来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方案,其本质是链上的区块。第二,区块链的传输方式是数据的点对点传输。第三,区块链的安全机制让黑客举步维艰。在此基础上,阚教授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分布存储,即数据分布于多个节点,内容相同;二是多方共识,即通过多方验证达成共识才进行数据保存;三是不可篡改,即存储特性决定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来源可追溯;四是智能合约,即可以将业务中逻辑和信任交给机器自动化处理。另外,阚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区块链技术中的一系列密码学问题。

_DSC8225

然后,阚教授以DC/EP和Libra为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阚教授认为,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新一代金融系统未来将构建于区块链之上。在这种数字经济背景下就产生了DC/EP和Libra两种典型的数字货币形式。DC/EP(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法币现金(M0),具有货币与支付工具双重属性,采用“央行–商业银行/其他机构”双层运营体系,可直接用于跨境支付,并在实现对现金交易在满足公众隐私需求下,实现可控监督。Libra是Facebook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新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天秤币),是一种超主权货币,将涵盖27亿人的支付网络,有助于增强美元影响力,目前正处于科技巨头和传统金融巨头博弈的过程中。

_DSC8320

阚教授指出,DC/EP和Libra的诞生实际上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共同影响。第一,在“人”方面,二者的落地将覆盖全球40亿人群,进而吸引人才和科研机构进入区块链领域。第二,在“财”方面,二者将推动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降低全球资本流动成本。第三,在“物”方面,将推动数据交易实现爆炸式增长。阚教授还结合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五大现有领域、五大推进任务及五大作用。

_DSC8333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就区块链的相关技术与应用问题与阚海斌教授、刘百祥博士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文字:陈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