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公共事务管理研究会秘书长。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专业为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城市治理、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与公共参与。先后出版《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网络参与下的地方治理创新》、《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服务型政党与社会管理创新》、《多维视野下的的浦东新区镇党代会常任制研究》、《政党、组织与经济发展》、《和谐在党——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实证研究》等代表性著作,翻译出版《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等,主编《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新时期的海关治理:改革与变迁》等。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浙江社会科学》《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其中有一篇主要观点被《新华文摘》摘引。
仰高钻坚,潜心问道的治学者
顾丽梅老师致力于城市治理、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公共政策和政党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调研实践中,顾老师对行政学研究永葆热情,面对学科中的关键议题,奔走于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之间。在理论研究方面,她反思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角色变迁,比较英、美、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解读当代新公共参与理论;在实践调研方面,她走进城乡社区,研究党的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政府职能部门,研究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新。立足时代发展,响应政府治理需求,在治学问道中,顾老师将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研究相结合,努力构建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精神”的情怀,从中提炼出具有实践特色、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顾丽梅老师具有扎实的比较公共行政的学术功底,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国外行政学名著,比较中外行政理论与中国行政研究特色。她所主持的《上海、芝加哥城市治理比较研究》课题发表的《中美县政体制及其对市政关系之比较研究》《协作治理视角下中美NGO比较研究》《英、美、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英、美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等文章,引入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比较研究视角,探索创新研究新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构建基于中国国情、能够解释和指导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了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顾丽梅老师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发中国行政学之论,倡导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她应美国诺克斯大学(2011年8月)、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2008年11月)的邀请,进行讲学,讲述“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研究”、“未来中国的政府改革、发展与挑战”。2006年7月和2010年7月分别带领学生赴美国乔治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参加暑期合作项目,此外还多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雪城大学,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提高科研水平。为顺应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趋势,顾老师在关注国际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理论前沿的同时,立足本土、展望世界,在研究西方公共服务模式、公共参与、政府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对接。并且还翻译了著名学者盖伊▪彼得斯的《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
传道授业,宽严相济的育人者
顾丽梅老师注重和关心学生的教育与培养。自任教以来,主要教授本科生课程有公共政策概论、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行政学、政府公共关系学、美国宪法与美国政治等,研究生课程有公共管理、比较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前沿、公共政策、专业英语等。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开展小组讨论,因此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她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多次强调要把公共行政研究做的深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都需要艰辛的努力。她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经验融入课堂,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不断开拓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建立系统观念和调动潜在学科支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春风化雨,润育桃李。作为导师,在学业上她对学生耳提面命,贯彻严谨治学、求实务实的指导思想。在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她指导的2016届MPA毕业刘杨银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获得第七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作为长者,在生活上顾老师对学生关爱无微不至。每逢节假日,顾老师总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嘘寒问暖”,询问是否存在生活或学业困难。她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在日常生活中、学业指导上等点滴间传授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宽严相济是顾老师教学育人的一贯作风。
严格,唯谨唯慎,顾老师培养了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品格;温柔,润物无声,顾老师提供给学生安心自由的成长空间。教育学生尽心尽力,关爱学生柔情脉脉,她既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也是学生口中的“梅梅姐”。曾有一名学生在“我和我的老师”征文中写到“我记得,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饭,她见我们隔壁桌人多,就端来一盆西湖醋鱼。从此,顾丽梅‘师姐’、在职MPA、连同这条酸甜鲜香的西湖醋鱼,一起留在我记忆里”。
担当作为,矢志于学科发展的求索者
二十多年来,顾丽梅老师致力于政府治理、公民参与的研究,并在公民参与的议题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所撰写的《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途径初探》一文,荣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所授予的三等奖(2011年),《公民网络参与人大工作的前景与规范》荣获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所著《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一书,荣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优秀研究著作成果三等奖(2008年)。无论是教学指导,还是科研求真,顾老师都尽心尽责,一丝不苟,矢志不渝地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担当作为,得到了政府、学界、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尽管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但顾丽梅老师致力于学生培养全球化的思维和本土的行动能力,在任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一职上,她每年都会精心组织招生、开展各类学术会议和讲座,组织论文答辩等事宜,有效地推动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为不断适应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各类管理人才。2009年顾老师荣获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所授予的“全国MPA优秀管理奖”。
顾丽梅老师以促学科发展为担当,以对标国家发展需求为己任,从2005年承担国家教育部攻关课题的子课题《信息社会的城市治理与危机管理研究》,到2010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参与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2011年承担上海社科课题《上海服务型政府治理创新研究》、2012年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重点课题《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013年《服务型政党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课题、2014年《多维视野下的浦东新区镇党代会常任制研究》、2017年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模式创新研究》,2020年《新形势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上海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研究》……等课题,顾老师勇于开拓创新,一直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贡献力量。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如今的顾老师,每天依然忙碌于教学科研与行政事务中,依然坚守着那份育人育德的初心、上下求索学术的本心和服务师生的衷心,以教会学生“做人为学”为根本,时常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学生指引方向,温暖人心。
从教二十载,作为复旦人,作为公管人,她仍然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