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科技政策、政策评估与全球科技治理。在科研上,唐莉老师始终孜孜以求、潜心问道。她承担国家自科、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等课题,担任多本国内外期刊的编委。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公共行政评论》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多篇入选ESI社会科学总论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与观点被Nature、Science多次报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转载。
立德树人
唐莉老师主要讲授评估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创新等课程。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唐莉老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贯穿在课上及课外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交互中。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授课过程中,精选高质量教材和阅读材料,兼顾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把经典理论与当前国家与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授课的案例往往会依据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或学术研究中的新进展更新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在案例和答疑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天下为公、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
比如,在介绍“互联网时代的公众参与”时,引导学生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金山环评事件展开讨论。在运用危机管理来分析“上海外滩践踏事件”时,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化治理从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事后补救多阶段多视角提出未来改进措施。在2019年秋季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上讲授随机实验方法时,特地增加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研究”内容。并结合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瞩目的成绩,分析研究设计,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2020年春季的Public Policy and Program Evaluation课程上,更适时引入疫情期间的远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透过数字思考现象背后的机制。唐老师的课堂无论从仪表规范还是知识传授,都给后学之人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在生活上唐老师关心学生无微不至,春风化雨,润泽桃李。每每学生在学习困顿与生活迷茫之际,唐老师常在第一时间开导关怀,鼓励学生要有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精神。学生的邮件,唐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学生的论文,唐老师时常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学生的疑惑,唐老师总会深入浅出指点迷津。宽严相济,是唐老师的真实写照,她既是学生心目中的学术女神,也是学生永远喜爱的暖心姐姐。
薪火相传
唐莉老师注重和关心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担任了本科生薪火计划、卿云计划、春风化雨研究计划和志德书院导师,指导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升个人文化道德修养、培养家庭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爱民情怀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求真精神。
她说,作为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方向的学生,研究中要坚守立足中国议题、扩大国际影响、质量首要的原则;学术观点为以多源证据为基础,力求多方检验、谨慎建议;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会运用跨学科视角,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前沿而不要追逐热点。在科研上唐老师对学生用心尽责、宽严相济。她指导的本科生合作论文,在2015年管理学年会上获得优秀论文。与李寅老师一起指导的博士生团队在“第九届全球技术挖掘大会”技术预测海报单元竞赛中荣获第一名。作为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高校合作老师,首次联合指导的两名博士后分别获得了第6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项目。
唐莉老师,立德树人,孜孜以求,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