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沪教委高〔2021〕5号文件公布,本院“政治学原理”课程荣获“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称号,有力发挥了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有传统、有底蕴、有传承的品牌课程。作为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经典课程,从老一辈中国政治学者手中传承至今,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铸就自成一体的话语体系,形成沉稳大气的授课风格,在广大师生中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本课程也曾获评“上海市精品课程”等系列荣誉称号。
在教师层面,本课程实行“大兵团”作战。“政治学原理”已经成为复旦大学文科专业学生的社科大类平台课程,每学期选课学生人数都近1000人次。为了加强政治学原理等基础课程的建设,学院重新恢复了政治学教研室,作为新的、以教学为中心任务的学术共同体,囊括政治学专业“老中青”三代骨干教师共5人,他们分别是——陈周旺教授、李辉教授、熊易寒教授、包刚升副教授、曾庆捷副教授,这样的组合既继承复旦政治学的思想衣钵,又能与时俱进,不断迸发出学术朝气和活力。此外,本课程以教研室为组织载体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强调“三集三提”,即邀请来自全国高校的同仁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定期举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按照教学改革创新要求,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优化,明晰教学目的,梳理知识体系,秉承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四个自信”的宗旨,深化课程的理论思想内涵。
在学生层面,本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团队,通过座谈、微信互动、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于“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需求。访谈和调研对象,包括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以便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提出自己的想法、需求和建议,使政治学原理课程可以针对学生需求合理设计,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政治学原理”始终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老师们以不断发问、引导的方式,层层推进,吸引学生主动去反思相关知识内容,加深印象。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来回应、讨论;抑或让学生先介绍与本节课有关的话题、现象,然后根据他们所提供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地进行概念梳理、理论分析,以及导出课堂案例以丰富对理论的理解。
近年来,本课程已经借助“复旦大学在线教育中心”平台,投入了课程视频的使用。在教学的网络运营平台上,我们设置了“话题广场”进行学术讨论、及时更新上传课堂上所推荐的书目以做学习补充资料、划分学习小组完成分组任务、以及做好作业收集的统计工作等。2020年12月底,我们更是通过“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面向全国投放线上课程授课,参与课程学习的学员达3792人,目前已圆满结束第一轮课程开放。在调整、改进的基础上,本课程预计马上投入到第二轮平台开放。在借助信息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本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师机械传输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活动、与老师及时沟通反馈、与同学相互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中,以真正落实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政治学原理课程全国高校教学研讨会部分与会老师合影
李辉副院长研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