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书讯 |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6辑《情感、空间与法》出版|各篇摘要|目录

发布者:刘可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10



情感、空间与法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6辑

洪涛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ISBN:9787208188617

定价:88元



各篇论文内容提要


张诗羽 著

《“冷淡的热情”:阿伦特政治理论中的情感》


本文旨在探索阿伦特对于情感在政治中角色的矛盾构想。首先介绍了阿伦特对认识情感在政治中角色的两种角度,一是她在政治中“情感与理性二元对立”命题上的纠结,二是她对“情感之所在”问题上的反复。本文指出,尽管纠结且表述反复,阿伦特认为情感的反面并非理性,而是无感,并对这种无感的政治危险更为担忧。虽然阿伦特强调情感位于绝对主观的幽暗心灵中,但在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见,情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共同世界的对象、带来进入公共领域的动力、构成集体性的存在——变得政治上不可忽略、重要且相关,从而需要一定的公共性转化。最后,本文介绍了受阿伦特启发的三种情感公共化的方式,即在情感呈现的过程中加入理性以拉开距离,引入激发情感的共同世界的对象以及在共同世界中建立调解性制度来培育、规范、引导和约束情感。最后,本文讨论了基本的、无偏狭的情感对于政治本身而言可能是不可或缺的,即对共同世界的关切。


方仁杰 著

《劳动动物、平庸之恶与无人统治——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所提出的“平庸之恶”这一概念,建立在她对极权主义、人的境况等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对其自身政治理论思考的延续与深化。阿伦特希望通过对艾希曼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极权主义的本质,以及普通人陷入道德崩溃的深层原因。艾希曼问题呈现了如下政治情境:作为“劳动动物”的现代个体最终被极权主义体制彻底裹挟,并以“平庸”的动机实践极端之恶。在阿伦特看来,上述危险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则是以“无人统治”为特征的现代官僚体系。


陈高华 黄智杰 著

《顺从主义的政治诊断及其批判——从卢梭、托克维尔到阿伦特》


顺从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病症。历史地来看,卢梭率先对顺从主义作出诊断并加以批判,他将顺从主义理解为人的内在激情,并指责其造成本真性的丧失和灵魂的撕裂。与卢梭的人性论解释相对,托克维尔将顺从主义理解为民主社会的心智模式,认为它与平等原则的结合可能导致柔性专制的产生。而阿伦特通过引入复多性概念,不仅改造了托克维尔的行政专制批判以及卢梭的本真性理想,而且使这两个原本异质性的内容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阿伦特独特的顺从主义的政治诊断及其批判,即新贵意识、大众形象以及政治危机。显然,阿伦特的顺从主义批判根植于她的政治存在论立场,在她看来,政治危机本质上是居间性自由的危机,只有通过恢复行动和思考,人之存在才能得到捍卫。


迈克尔·威尔金森 著 张首君 译 李中魁 校

《自由与法律之间:汉娜·阿伦特论现代革命的承诺和“传统”的重负》


汉娜·阿伦特的自由观念是政治的,而非个人的,是基于复数性环境中的行动,而非孤立的沉思背景中的免于干涉。这种自由观念的法律意义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思辨问题。阿伦特认为,始于18世纪末的美国和法国的现代革命经验,标志着自由作为一个世间的、政治的现象而显现,这一现象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宪法权威之基础的理解。然而,这种潜能遭到背弃,因为我们的法律想象无法逃离两个概念上的困境:法律作为命令的形象,以及立宪作为制作过程的模式,二者都用不同的方式,以主权的“绝对性”来表达宪法基础,压制我们的政治自由感。当这样做时,现代的法律想象忽视了两个更古老的法律概念的意义,即希腊的nomos和罗马的lex,二者均不取决于这种绝对主义基础。罗马的lex,可能表明了一种摆脱这一概念困局的方式,它将法律设想为关系性的、动态性的,并在根源上与政治相互交织在一起,不过,它却是以一种将立宪主义喻为“政治语法”或“句法”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亚诺什·基什 著  雷乐天 译 

《〈批判经济理论如何可能?〉导言》


《批判经济理论如何可能?》最初由布达佩斯学派哲学家乔治·马尔库什及其两位学生亚诺什·基什和乔治·本茨在1960至1970年代之交撰写,但直到1992年才出版。该著旨在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回应1968年西方新左派运动和布拉格之春的失败以及两者之间的深刻分歧。在本茨和马尔库什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相继去世后,基什承担起编辑英文版的工作。本文是基什为该著英文版撰写的导言,也是对该著内容的扼要概述。


丹尼尔·布鲁德尼 著  张祖辽 王焜 译

《公民友谊的两种类型》


现代政治哲学的任务之一是在现代公民之间发展出一种有利的关系概念,这些公民个体彼此了解很少甚至彼此陌生,却又深刻相互依赖。对此,或许有人会将其理解为发展一种有益的公民友谊的观念。在这篇文章中,对两个候选概念加以概述:第一个概念源自康德传统,第二个则源于1844年的马克思。本文将介绍这对观念,并且描绘二者的异同。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分类性和纲要性的。其中,分类性目标是去提供一个观念领域的初始草图,纲要性目标则是提供一些理由以相信源自马克思的观念更具吸引力和可行性。


亨宁·奥特曼 著  刘浩波 译 成峥 校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当代新古典政治哲学》


新古典哲学重申古今之争。它使我们再次陷入现代是否优于古代的问题争论。无论是古代经典哲学家还是新古典主义者,我们都不能用“规范性”这个词来概括他们。这些思想家引为经典的古代基础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的差异主要有五点:柏拉图式文化变革与亚里士多德式结合现状的对立;一元思维与多元思维的对立;专家治国与公民政治的对立;形而上学的政治与无形而上学的政治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与单纯实践哲学的对立。这些差异在当今政治哲学中反复出现,即新柏拉图主义者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一般来说,他们的特点是对现代性的不同立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通常支持现代性,而新柏拉图主义者则不然。


魏亚杰 著

《论贝克莱的“被动服从”学说——基于对“罗马书”13:1-7的解释》


贝克莱以“罗马书”第十三章为基础,提出了他的“被动服从”学说,并系统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观点。贝克莱认为,一切道德法则都是上帝的命令,行动的道德性标准既不是公共利益,也不是自我保存或者来世的幸福,而仅仅是遵守道德法则。道德法则规定了各种具体的义务,其中又包括积极的命令与消极的禁令。被动服从的完整表达就是“不得反抗最高政权”,它作为消极的禁令具有绝对的普遍必然性。不得反抗最高政权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不得违背上帝的命令,这一义务也体现了“你要爱人”的要求。然而,根据“罗马书”,上帝不仅规定了人民对政府的义务,同时也对统治者做出了要求。尽管贝克莱忽略了这一点,但是整体而言,他提出被动服从学说是强调只有上帝才是善恶的标准。贝克莱的伦理学既为理性划定了界限、防止其僭越,又发扬了人的主体性。


让·弗朗索瓦·布劳恩斯坦 著  朱照阳 译

《活死人的宗教——奥古斯特·孔德对死者的崇拜》


孔德创建的人道教目的在于发展现存人类之间的社会纽带,但更加重视加强人们与那些促进了人道进步的前人之间的纽带。孔德断言“生者总是并且越来越多受死者必然的统治”,对“生者对死者的持续反叛”这一“西方疾病”进行抵抗。配得上的死者获得了与基督教中相当的不朽,由于他们的思想,更由于他们的情感,在他们后代的大脑中存续。孔德不仅仅从科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为死亡辩护,甚至通过对克洛蒂尔德的爱来珍视死亡。实证主义宗教由此衍生了一种对坟墓和墓地的恋尸式崇拜。


洪涛 著

《小说与个体(下)》


本文是《小说与个体》的下篇。上篇的基本主张是:现代小说以现代个体之诞生为前提,且以个体问题为自身主题。下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随现代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个体为种种组织所吞噬从而发生个体之危机甚至个体之终结的前景,个体之危机成为20世纪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小说既以个体为条件且以个体问题为主题,则个体之消亡亦无可避免地带来小说之终结。第二部分讨论作为文学作品之基础的想象,能否成为个体与个体之抟结的主要力量,以避免因个体之结合是基于理智而导致的个体性之不断强化,从而不得不推波助澜于凌驾于冲突之个体之上的政治性组织,后者被当作个体问题之主要解决之道,却正是个体危机的根源。第三部分讨论鲁迅对个体问题的探索及其两种解决之道,它们都是非政治的,因此,鲁迅的解决之道为以想象这一人的基本活动方式来解决个体问题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抟结,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有益范例。


李石  李佩聪 译 

《平等自由的基础:对伊恩·卡特的采访》


伊恩·卡特(IAN CARTER)是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帕维亚(Pavia)度过,期间曾短暂访问过他的原籍国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他曾在纽卡斯尔大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和佛罗伦萨的欧洲大学研究所(博士)学习,然后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讲师,1993年搬到帕维亚。卡特的哲学工作主要集中在对规范性政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自由的度量》(A Measure of Freedom,1999年)是他的开创性专著。《伊拉斯谟哲学和经济学杂志》(EJPE)在2021年春夏之际采访了卡特。采访内容包括卡特的思想传记(第一部分);他关于自由的度量与价值的大量著作(第二部分);对形式方法在自由哲学著作和更广泛的政治哲学中运用的思考(第三部分);关于人的基本平等和尊重的最新研究(第四部分);以及最后,他对年轻学者的建议(第五部分)。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2024年总第16辑目录


本辑专题  情感、空间与法


“冷淡的热情”

——阿伦特政治理论中的情感  /  张诗羽

劳动动物、平庸之恶与无人统治

——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 方仁杰

顺从主义的政治诊断及其批判

——从卢梭、托克维尔到阿伦特  / 陈高华 黄智杰

自由与法律之间:汉娜·阿伦特论现代革命的承诺和“传统”的重负

/ 迈克尔·威尔金森 著 张首君 译 李中魁 校


一般论文


《批判经济理论如何可能?》导言  / 亚诺什·基什 著 雷乐天 译

公民友谊的两种类型  / 丹尼尔·布鲁德尼 著 张祖辽 王焜 译


思想史研究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当代新古典政治哲学  / 亨宁·奥特曼 著 刘浩波 译 成峥 校

论贝克莱的“被动服从”学说

——基于对“罗马书”13:1-7的解释  / 魏亚杰

活死人的宗教

——奥古斯特·孔德对死者的崇拜 / 让·弗朗索瓦·布劳恩斯坦 著 朱照阳 译


学术评论


小说与个体(下)/ 洪 涛


访谈


平等自由的基础:对伊恩·卡特的采访    / 李石  李佩聪 译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6辑

书签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16辑平面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主办

洪涛 主编


主编简介

洪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等。著有《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本原与事变——政治哲学十篇》《心术与治道》《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译有柏拉图《政治家》、卢梭《论语言的起源》、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寻找政治》等。任《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学术委员名单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