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至11月9日,国务学院8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在祁怀高研究员和马斌副研究员带领下赴浙江义乌开展思政践行课题调研。8名本科生包括夏好、孙同申、张喆、吴之韬、彭记丹、安哈尔·艾尼完尔、封锡帆、叶柳诗,4名研究生包括付锦昕、马丽塔(Cherkasskaya Margarita)2名博士生和张卓媛、余晨阳2名硕士生。学生团队在国际问题研究院祁怀高老师和马斌老师指导下围绕“地缘政治冲突对中欧运输通道的影响研究”开展实地调研,这项调研也是学校2024年启动的“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的一部分。
为了让浙江义乌之行更有针对性,祁怀高老师和马斌老师先于9月29日开展了一次线下研讨,从理论上介绍了“地缘政治冲突对中欧运输通道的影响研究”。10月23日,祁怀高老师和马斌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先赴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开展了实地调研,了解中欧班列上海号的运行情况。
开展思政大课践行课题线下研讨
赴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实地调研
11月8日,学生团队分别赴义新欧中欧班列、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开展调研。在义新乌中欧班列调研中,同学们通过与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的座谈会,了解了这一重要物流通道的发展历程与运营情况,认识到了运输公司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的避险选择。在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的调研中,该院邓云霞副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义乌研究院展厅。同学们了解了义乌研究院的组织架构、科研平台及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感受到了义乌研究院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创新能力。
赴义新乌中欧班列调研
与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办公室副主任金益锋座谈
赴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调研
11月9日,学生团队赴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行调研。在一区,他们深入了解了珠宝饰品、家居用品、美妆文具等丰富多样的商品种类,感受到该区域作为日常生活用品集散地的繁荣。在五区,他们则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工艺品和家居饰品所吸引,这些商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令人赞叹,充分展现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在商品多样性上的独特魅力。
赴义乌国际商贸城调研
11月9日,学生团队探访了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深入参访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柴房旧址,了解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与贡献。来自义乌市西江小学和义乌群星英特学校的两位小小讲解员,用稚嫩的声音为大家讲述“真理的故事很甜”的红色故事。在这片陈望道先生成长的土地上,新一代的孩子们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接班人。
陈望道故居前合影
陈望道雕塑前合影
望道展示馆合影
安哈尔·艾尼完尔:这次的践行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我国为了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以及成效。尽管在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中建设“一带一路”面临困难,但是义乌这座城市展现了我国坚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
张喆:在此次思政践行调研之中,对陈望道先生的故居以及望道展示馆的参访尤令我难忘。《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的诞生记,陈望道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一不凡精神,都令我难以忘怀。
叶柳诗:参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琳琅满目的商品,络绎不绝的人群,让我感受到了义乌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彭记丹:在本次思政践行课题调研中,我们进入企业,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在大战略视角之外,补充了中欧班列参与者们的考量,拓宽了对政治问题的思考角度,也激发了学术探索的热情。此次调研是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探访义新欧中欧班列、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义乌国际商贸城以及陈望道故居等地,学生们得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化了对地缘政治、中欧运输通道以及红色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理论素养,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义乌市场的繁荣景象和中欧班列在地缘政治冲突下的运营情况。这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经济的强大和物流运输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参观陈望道故居,学生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些经历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深化了他们对国务学院“卓越为公”理念的认识。
此次调研涉及地缘政治、物流运输、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此次调研让同学们实地感受了亚欧大陆地缘政治冲突对中欧运输通道的复杂深刻影响,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把国际关系知识与企业避险选择二者结合分析的能力。此次调研也是学校推动教育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同学们得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现实和行业需求,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