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理论创新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逻辑’学术研讨会暨《政治逻辑》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子彬院北205会议室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范蔚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等学校及党政事业单位领导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并作主题研讨。
本次会议旨在以《政治逻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新书发布为契机,热烈庆祝复旦大学政治学科建立一百周年。同时,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逻辑”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学术交流。整场会议分为开幕式、新书发布、合影留念、学术研讨会和会议总结四个部分。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主持,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范蔚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分别进行致辞。
顾东辉处长首先祝贺本次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顺利举行。他指出,本次活动在复旦政治学科一百周年之际举办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复旦政治学曾培养多名优秀人才,复旦政治学校友在校内和校外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后者更是有杰出人物影响到国家工作的推进。顾东辉处长肯定了《政治逻辑》副标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并指出新书的十五个主题都十分有价值,不但对学术界有所裨益,对实际工作推进亦有帮助。对于拨冗参与本次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的嘉宾,顾东辉处长代表学校表示欢迎,并感谢与会者对复旦政治学科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以杜青云(越南大学教授,《政治逻辑》越南文版译者)为例,《政治逻辑》是复旦与外界的一项合作成果,无论是对于推动学科建设,还是实现现代化进程,都有所助益。
范蔚文社长代表出版方发表了对新书发布的感想。他指出,《政治逻辑》是一部历时四年、集合十五位作者的智慧而完成的作品,是一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呈现出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特点。新书很好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全书所围绕的主题都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的重大议题,通过归纳、分析这些议题,梳理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受到了学界广泛欢迎,今年年初也已重印。范蔚文社长指出,《政治逻辑》的出版是复旦国务学院文脉赓续的佳例,与当下在编的《中国政治学手册》工程一起走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前列,他十分期待在复旦政治学科百年之际看到新成果的问世。
苏长和院长首先代表学院感谢范蔚文社长和顾东辉处长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同时感谢三位主编及各位作者付出。他认为这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有气”,即读来有一股精神气,在这一点上,《政治逻辑》一书展现了复旦政治学者在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上的责任与担当。第二是“有魂”,指的是《政治逻辑》很好地做到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政文化相结合,而这两个结合恰恰也是复旦政治学的根基。第三是“有道”,古人云“文以载道”,《政治逻辑》不仅讲的是当代中国政治之道,其实也是全人类的政治之道,这从全书的谋篇布局即可看出,《政治逻辑》有很多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政治概念,但这些概念也蕴含着人类政治的一般原理。最后,苏长和院长表示,一本书写得好,还要传得开,因此离不来译者们的努力,因此十分期待译者朋友的海外宣传与推荐,让更多海外读者从中国政治自主知识体系中原汁原味地理解中国政治。
接下来是新书发布会阶段,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刘建军教授、陈周旺教授、汪仕凯教授三位主编上台共同揭开巨型书籍KT板,以表达对复旦前辈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体系的致敬与传承,并正式启动《政治逻辑》的新书发布仪式。
新书启动后,主持人邀请《政治逻辑》一书的作者上台在巨型书籍KT板上签名,寓意着这本书的完成离不开复旦政治学人集体的共同努力,以此完成新书发布仪式。
主编代表刘建军教授同与会人员分享了《政治逻辑》书本内容之外的故事。本书最初的立意和构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之后的政治学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如何构建?如何呈现?本书力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呈现出来。这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如果我们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设今天的中国人穿越回到汉朝,或许在“长幼尊卑”和“天下秩序”等话题上与汉朝人能有所交流,但如果讲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命题时,汉朝的人一定认为今日中国人已经跳跃出了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等人划定的思维边界。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和思维结构,进而改变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彻底激活了中华文明。所以《政治逻辑》一书所展示的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成果。刘建军教授提到,《政治逻辑》在问世过程中离不开学院和出版社的帮助,同时也是国务学院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和国际政治系三系同仁共同努力完成的一本著作。
上海人民出版社国际政治编辑室主任,同时也是《政治逻辑》一书的责任编辑史美林女士谈到,《政治逻辑》一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学知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她回忆到,该书初稿交付时有近60万字,作者阵容强大、涉及理论面广以及大量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十分考验编辑的协调与校验工作,在主编和各位作者的鼎力配合下,终于赶在党的二十大前夕高质量完成了学术献礼,且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她表示,《政治逻辑》的出版对于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政治逻辑》将被翻译成韩文和越南文并出版发行,以期有力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强化中国话语权、用理论化的中国政治经验回应时代之问。对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政治逻辑》韩文版译者金美来女士、越南河内大学教授、《政治逻辑》越南文版译者杜青云女士作为译者代表分别进行发言。
金美来博士表示,目前在韩国民众间蔓延的恐华情绪来源于无知,即使中韩建交多年、两国多有留学生往来,但韩国民众对中国认知依旧滞后,令人寒心的是,这种无知被韩国政府别有用心的政客加以利用,这正是导致中韩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她指出,韩国的中国学实际上无助于消除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的误解,之所以翻译《政治逻辑》一书,就是因为韩国的中国学需要重新理解中国共产党。她相信《政治逻辑》一书的翻译对于韩国学者正确理解“什么是党”“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有所助益。
杜青云教授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样,越南自实行革新开放以来,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克服困难挑战,坚持民族独立同社会主义政治相结合的道路,也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中越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值得各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而翻译《政治逻辑》一书的用意,就是希望中越两国的专家学者互相学习和借鉴,不断深化对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学的理解以及对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原理的认识。杜青云教授表示,希望中越两国学者能继续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言结束后,主办方进行了现场抽奖赠书,希望学界能共同推进马克思政治学原理体系的研究。
随后,会议进入学术研讨阶段,整场共分为五场会议。会议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明明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杨雪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续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罗峰分别作主题发言。
桑玉成教授从《政治逻辑》一书中的“逻辑”切入,他指出,要理解政治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就要讲事实逻辑,即从事实出发说明政治学是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桑老师回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余项政治学议题,即“关于真理标准为题的讨论”、文化大革命根源的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制度改革、党的领导制度终身制问题、一国两制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政关系问题以及政治稳定问题。这些政治学议题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民族复兴的档口,中国式现代化显现出三大新的政治学议题:第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第二,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议题;第三,新型政治形态的议题。
杨雪冬教授指出,政治的逻辑和政治学的逻辑有所不同。政治的逻辑,是行动/关系/应变,以实现目的为逻辑;政治学的逻辑,是讲理/求真/普遍,以保持持续的逻辑。他引用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的一段话,“一个全新的社会,要有一门新的政治科学”,说明新社会亟待产生新政治学。美国作为“强政治与强政治学”的范例,通过比较政治学构建了本国政治学的“中心化”,具体来说,美国学界通过将非西方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去欧洲化、去历史化和去法律-制度分析化,并使用“比较以普遍化”和“传统与现代二分”的方式实现了强政治学的逻辑。杨雪冬教授指出,有必要借鉴美国的方式,保持学科之于本国政治的独特性同时不失其普遍性,始终保持学科的外向性,并以学术话语超越政治话语。
王续添教授认为,中心主义与民主模式的关系,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维度。中心主义和非中心主义是比较视野下的两种基本的国家形态,也是两种基本的民主模式。中国所代表的中心主义民主模式区别于西方的非中心主义民主模式。在中心主义形态下,人民是社会基本力量,社会中心力量则经历了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军队再到新型政党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发现了作为社会基本力量的人民,并赢得了人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社会中心力量与人民关系的现代性建构,也构建起以人民民主为内涵的中心主义民主模式。这种民主模式具有社会中心力量的引领性、主导性与社会基本力量即人民的主体性、决定性相统一的特征,构成了中国民主的结构之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民主模式,既是一种物质性力量,又是一种精神性力量;既是一种制度性的力量,还是一种过程性力量。因此,中心主义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罗峰教授从四个问题意识开讲,即“中国的现代政党,何以萌生?”“现代国家建设,为何是政党推动?”“党推动现代国家建设,何以可能?”“党的全面领导,何以有效?”通过回顾近代的民族国家危机,即“有限主权”问题、权力碎片化问题、财政汲取问题、民众组织问题,以及百年来我国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即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以及文化基础,不断实现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转变。罗峰教授论证到,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政党的推动,政党的所具备的组织网络、有效回应、社会资本和初心使命是其承担国家建设任务的重要条件。最后,罗峰教授还指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即规划治国与政府治理问题、秩序与活力问题以及政治文化、西方文化与生活文化问题。
会议第二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周旺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高民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姜佑福,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向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系主任、教授张骥分别作主题发言。
刘杰所长表示,复旦政治学经历了发展、繁荣到超一流学科的全过程。从80年代末的第一本复旦政治学原理性著作出版到今天重新探讨政治逻辑,中国政治学的理论还在进行不断创新。归根结底,西方政治逻辑和中国政治逻辑的根本区别还是在“分”与“和”上。“分”是彰显众议,“和”是凝聚核心。无论是“分”与“和”,都围绕着“民”。无论是政治的逻辑还是国家的逻辑,归根结底是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逻辑。不能把政治学的研究陷入到对基本层次问题的解读和表态上,需要努力摆脱意识形态化对政治逻辑的影响。
高民政教授表示,《政治逻辑》一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代表之作,也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学术新成就。围绕“中国军事的政治逻辑”,一方面,高教授回溯了以往中国军事政治学研究的艰难历程与目前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他也分析了当前开展军事政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设想,特别强调军地院校在该领域研究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姜佑福社长结合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三阶段的认识,指出古典时代人与人相依附是最原初的政治形态;现代社会兴起后,转化为以物为中介的人的独立性,不平等是常态;而未来社会是在共同占有社会财富基础上人的个性,形成自由人联合体。这三种形态的表述蕴含着马克思对政治逻辑的理解。在当代中国,古典的政治并没有完全消退,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王向民教授以“中国政治学的建制性概念及其知识地图”为主题,从政治学学科史缘起出发,梳理分析了中国崛起、知识生产与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问题。并针对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的现代转化和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与权力结构展开了学术贡献层面的阐释。他指出,应当从“没有中国”的中国政治学逐步走向“中国”政治学,同时在此过程中又要避免从“西方中心论”走向“中国中心论”,切实做到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现代中国与世界中国的统一。
张骥教授围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逻辑”,认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界定具有和平的规定性,这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和优势。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规定性需要回答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之间、内外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等关系。此外,需要认识到全球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未来的政治逻辑研究不仅要涉及国家治理问题,还要更多涉及全球治理问题。
会议第三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臧志军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方盛举,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教授方雷,上海师范大学统战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教授商红日,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分别作主题发言。
彭勃教授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品牌出发,认为通往理想的城市治理目标的过程中充满艰难的实践,其中“富人与穷人的矛盾”和“大事和小事的矛盾”是两组主要矛盾,这两组矛盾的产生蕴含了现代城市治理的普遍困境:群己关系逻辑、超常逻辑与统筹逻辑。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中国通过战略主动性、发展跨越性、统筹整体性、普惠共识性的路径实现了“政通人和”,为城市治理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答案。
方盛举教授从现代化的挑战与应对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前景。他认为,现代化过程中的动荡来自于三个陷阱,即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这对中国同样不可避免。为应对诸项挑战,中国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通过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破除塔西佗陷阱;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方雷教授基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这一根本论断,通过价值定位、运行机理、互动关系和现实路径四个方面,阐释了“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学术上与现实中的中国之义,发掘其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将现有民主划分为五个主要样式,提出了中国的民主样式能否超越西方民主的新期待。
商红日教授以“政治学的中国知识生产”为题展开论述,认为政治学研究面临知识生产地方性与理念普遍性的冲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通过唯物史观解决了这一矛盾。《政治逻辑》一书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就是继承了复旦政治学的根本传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中国意识,推动走出政治学自主性与本体化的焦虑,并克服知识生产的矛盾。
郭忠华教授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对《政治逻辑》进行解读,他认为,“归属”标准,即“谁的力量”来进行国家建设,是中国区分于西方以“要素”为标准进行的国家建设。通过这两个标准,划分为四个国家发展动力与目标的类型学,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经历了依附/模仿型发展道路迈向自主/内生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本书将“追求人类美好生活”这一目标放在中国具体情境之中,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政治基础、基本机制和强国目标。
会议第四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瑞昌主持,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徐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伟,深圳大学教授、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张兰分别作主题发言。
徐红教授以上海市数字政府为例,深度挖掘数字政府建设的三重维度,即价值理念、组织结构和技术平台,为分析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徐红教授认为,数字政府经历了信息化、互联网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虽然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在三重维度中分别体现为:价值理念上的协同思维不充分;组织结构上的多元主体协同不足以及技术平台上的数据收集利用不畅,并对此瓶颈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刘伟教授以“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中的理论创新”为主题,指出“理论创新”可以从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两个方面来看,内在逻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知创新,外在逻辑是从理论生产的过程维度所作的考量。理论创新不仅体现了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与自主性,同时对于深化文化自觉,汲取政治发展的传统智慧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理论范式和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下,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应重视传统和历史,立足中国实践,不断拓展研究边界,努力从西方理论中解放出来,自主设置研究议程,并培养相应人才。
陈家喜教授指出,《政治逻辑》既立足中国政治情境进行自主性知识生产,跳脱和超越西方政治话语体系;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宏观性、逻辑性的原理提炼,是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重要著作。结合书中涉及的“自我革命”部分,陈家喜认为自我革命的特点有三:一是自我革命的目标在于长期执政,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二是自我革命的方向在于刀刃向内,强调的是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三是自我革命需要一种“革命”的精神,是以“革命”的精神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最后,针对如何以自我革命强化政党政治,他从防范执政资本透支、提升政党认同、强化政党自主性、坚持人民至上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张兰博士基于对经济转型两大经典研究范式的分析,结合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社会转型中干部与制度的案例,发展了“关联性转型”这一概念。她指出,资源总量与整合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转型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时,都会面临调控形式的再选择和调控的适应性问题。中国在制度与组织变迁中不是采取简单地开放市场,更不是抛弃既有的组织结构,而是充分利用了原有体制中长期积累而成的组织和制度资源,以有序的方式推动社会结构的更新与变革,这正是关联性转型的意义所在。
会议第五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汪仕凯主持,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汪仲启,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系主任、副教授孙保全,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周顺,上海外国语大学MPA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郝诗楠,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松分别作主题发言。
汪仲启副教授围绕“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实践转向”,探讨了中国政治学科建立自主知识体系的可能路径与实际困扰。他认为社会科学本质上是实践科学,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学科必须立足中国政治实践才能找到知识生产的根源,要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学科研究的实践转向是一个不二的选择和必然的归宿。针对“自主知识体系”这一概念表达,他认为“自主”一词的真正含义在于以中国为主体,真正研究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社会的真实问题;社会科学的“知识”应该是一种实践知识,其源头在于对实践进行归纳性研究进而形成的具有实践基础的概念范畴;而要形成“体系”则要求学术共同体要就特定的学术议题进行持续性的学术生产。最后他总结道,当前政治学研究的实践转向首先要转向实践,但转向实践不意味着能够形成自主知识生产。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需要将官方文献、历史资料、经典理论和实践材料进行融会贯通合。
孙保全副教授围绕“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现代建构”这一问题,首先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及其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一方面是历史中华传统文明自然演进的一个结果,同时也包含有建构这一属性。最后,针对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再构建方式,他强调在新时代应当建立起一种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一致的集体人格,在此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民族性和国民性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中华民族的族格和国格之间的关系。
周顺副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青年发展”这一主题,分析认为青年概念的生成和现代化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从近代中国开始,青年作为国家进取和革新的一个新的意象,被赋予了国族命运的承载者和开拓者身份。在此基础上,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对照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五大现实图景,并就以青年现代化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郝诗楠副教授指出,对于政治学来说,军政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军政关系研究主要有三个基本的脉络:一是文人政府如何预防军人政变;二是针对军人干政和军事政变动机更为细致的分析;三是探讨军政关系嵌入国家治理或国家政治发展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发展中地区军队介入政治的四种动机,并总结指出,当前关于发展中地区军政关系研究,已经超越了以往的纯粹的政策导向,转向了对于知识增量的一个追求,进而也成为了推动比较政治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李松基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分析了香港中产阶级的“滑落”现象。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指出“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他指出香港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无产化”,香港社会的矛盾频发正是因为社会日益凸出的阶级矛盾。这也验证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当代适用性。接着他引用陈明明教授指出的工人阶级的“非工人化”可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趋势,但人工阶级的“非工人阶级化”有可能掩盖了中国有选择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后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事实,以香港为案例阐释其具体的发生机制,对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一定的启示。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郭定平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首先向参与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及会务团队表示感谢,并借此机会讨论了政治学百年传承的问题。郭定平教授指出,复旦自1923年建立政治学系,之后有很多的变迁、曲折与发展,这是目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回顾总结和讨论的问题。同时,针对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郭定平教授分享了三点感想:一是如何推动政治逻辑和政治学的逻辑二者的有机互动;二是要辩证看待原理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三是应正确处理党的创新理论和学术中理论创新二者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郭老师最后强调,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中转站,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诚挚希望今天的中转站是一个加油补给的中转站,使得我们未来更有动力、更加轻松、成果更牛。
至此,“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逻辑”学术研讨会暨《政治逻辑》新书发布会圆满闭幕。
文字 | 张锦松、王金柱
照片 | 冯 笛、张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