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书讯 | 我院新时代国际关系教材系列之《国际安全导论》出版

发布者:刘可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0

 


     

内容简介

国际安全是国际关系及国家安全学科的核心教学与研究领域。本书介绍国际安全研究的基础知识,旨在为学生理解当今纷繁复杂的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思维和方法训练。首先,在辨析安全与国际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安全理念与国际安全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际安全研究的主流理论与分析方法。其次,分析国际安全竞争,围绕“战争与和平”的基本问题,从讨论战争的起源出发,延伸至威慑与强制性外交、冲突解决等国际安全的经典问题。最后,分析国际安全合作,围绕推动和阻碍合作的各种要素,梳理同盟与集体安全、军备控制、环境与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等安全议题。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关心国际关系问题的大众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陈  拯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研究员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博士


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博士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Oxford-Princeton Global Leaders Fellow。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秩序、制度与规范变迁的理论分析,长期从事国际安全、国际关系理论、全球治理等课程的教学,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International Affairs、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新兴大国建设国际人权规范研究》《说辞政治与“保护的责任”的演进》。


目  录



导言 001

第一章 安全与国际安全 007

第一节  安全与国际安全:概念分析 008

一、安全的基本含义 008

二、安全概念的展开 009

三、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 012

四、安全化与去安全化 014

第二节  安全理念的演进与非传统安全 017

一、传统安全观与冷战时期安全观念的演进 017

二、非传统安全观念的发展 021

第三节 中国的安全理念 023

一、当代中国安全观的演进 023

二、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 025

三、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 028

四、新时代中国国际安全实践 030

小结 032

第二章 国际安全研究 034

第一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进 035

一、国际安全学科的演进 035

二、当前国际安全研究动向 037

第二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主要理论 038

一、现实主义 039

二、自由主义 043

三、建构主义 044

第三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分析框架 047

一、行为体及其利益偏好 047

二、互动模式:合作与“讨价还价” 048

三、互动进程:信息传递与社会交往 053

四、制度:组织、机制与规范 055

五、整合:解释国际安全 057

第四节 国际安全研究方法 059

一、评判和比较理论的标准 059

二、实证分析方法 060

三、非实证研究路径 066

小结 067

第三章 国家间战争 070

第一节 有关战争的讨论 071

一、战争的性质 071

二、战争形态的演进 073

三、正义战争论 074

第二节 分析战争原因的“讨价还价”路径 076

一、战争与“讨价还价” 077

二、信息问题与战争 078

三、承诺难题与战争 080

四、对象的不可分割性与战争 082

五、国家间战争减少的原因:“讨价还价”思路的应用举例 084

六、对“讨价还价”路径的评价 085

第三节 经济相互依赖、权力转移与战争 087

一、经济相互依赖与和平 087

二、权力转移理论 093

小结 097

第四章 国内政治与战争 100

第一节 战与和的国内利益博弈 101

一、领导人 102

二、军队、官僚及利益集团 104

第二节 国内制度与国际互动:以民主和平论为例 108

一、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108

二、成本收益机制:代表权与回应负责 109

三、信息传递机制:民主体制与“讨价还价” 111

四、对民主和平论的批评 113

第三节 内战 115

一、内战涉及何种行为体及动机? 116

二、不满何时会导致武装反抗? 117

三、内战原因的“讨价还价”分析 120

四、内战中的暴力策略及其应对 122

小结 125

第五章 战略强制 127

第一节 威慑与威逼 128

一、威慑与威逼的定义与比较 128

二、强制的策略及其互动进程 131

三、威慑与威逼的有效性 135

第二节 核威慑 137

一、核威慑理论的提出 138

二、核威慑理论的发展 140

三、对核威慑理论的批评及辩论的发展 142

四、中国的核思维与核战略 146

第三节 国际制裁 147

一、制裁有效性 148

二、制裁为何难以奏效? 149

三、为什么还要制裁? 151

四、基于市场和技术优势的结构性强制 153

小结 154

第六章 冲突管理与解决 157

第一节 谈判对话与信息传递 158

一、外交谈判与对话 158

二、谈判中的信息传递与信号可信性 160

第二节 国际危机管理 163

一、危机管理的性质和挑战 164

二、危机防范与管理机制建设 165

三、危机沟通与应对 167

四、建立信任措施 169

第三节 国际调停与维和 171

一、国际调停 171

二、国际仲裁 172

三、缔造和平与维持和平 173

小结 176

第七章 同盟政治与集体安全 179

第一节 同盟起源与功能 180

一、作为制度安排的同盟 180

二、同盟的起源 181

三、同盟对国家间互动的影响 185

第二节 同盟管理 188

一、同盟困境 189

二、同盟管理机制 191

第三节 集体安全与联合国 194

一、集体安全 194

二、联合国与集体安全的困境 195

三、应对集体安全挑战的制度设计 196

第四节 其他形式安全合作 198

一、准同盟、议题同盟与联合阵线 198

二、伙伴关系 200

三、多元安全共同体 200

小结 203

第八章 军备控制 206

第一节 军备控制与裁军 207

一、军备建设与军备控制 207

二、军备控制的三重逻辑 210

三、军备控制的具体形式 212

四、军备控制协议的核实 215

第二节 军控与禁忌 216

一、禁忌与军备控制 216

二、禁忌与核武器 218

三、禁忌与生化武器 219

四、禁忌与常规武器 220

第三节  核扩散的政治 222

一、核扩散问题的基本状况 222

二、沃尔兹 萨根辩论 225

三、对核扩散行为的解释 226

小结 230

第九章  人权与国际干预 232

第一节  人权与国际政治 233

一、国际人权的构成 234

二、国际人权保护的争议 236

三、国际人权保护的动因 237

第二节 人的安全 244

一、什么是人的安全? 244

二、有关“人的安全”的争议和辩论 245

三、国际社会在促进人类安全方面的作用 247

第三节  人道主义干预与保护的责任 248

一、人道主义干预争论 249

二、“保护的责任”的兴起和发展 250

三、“保护的责任”的跌宕实践 252

小结 255

第十章  技术与国际安全 257

第一节  技术革新与国家安全竞争 258

一、技术革新如何影响国际关系 258

二、国际竞争如何影响技术革新 260

第二节  网络和信息安全 263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构成 264

二、典型的网络安全互动 266

三、网络安全治理 268

第三节 敏感技术与国际安全 270

一、弱人工智能的安全冲击 270

二、核安全及其治理 275

小结 279

第十一章 环境与气候变化 282

第一节 环境安全 283

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283

二、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以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为例 284

三、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286

第二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难题 287

一、环境外交与全球治理的兴起 288

二、国际体系与环境治理合作的障碍 289

三、环境问题的治理之道与制度安排 291

第三节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讨价还价” 293

一、外部性问题与“讨价还价” 294

二、环境治理难题的国际体系根源 296

三、国际制度与环境合作 297

小结 300

第十二章 全球卫生安全 303

第一节 全球卫生安全问题 304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化 304

二、传染性疾病的安全化 306

三、全球卫生问题安全化的不足与争议 307

第二节 全球卫生治理 309

一、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球公共品属性 309

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机制 311

三、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治理的障碍 314

第三节  对新冠疫情早期应对的检讨 316

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与安全危机 316

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障碍 316

三、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319

小结 321

主要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26